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机械化插秧与育秧技术常见问题——问与答

   2011-01-15 未知admin11990
核心提示:1、备土时为什么要强调不能用草木灰? 答:这是因为水稻种子在芽期喜弱酸性,而草木灰呈碱性,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2、制作秧板时为什么要平、光、直、实? 答:平是指板面

1、备土时为什么要强调不能用草木灰?
  答:这是因为水稻种子在芽期喜弱酸性,而草木灰呈碱性,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2、制作秧板时为什么要“平、光、直、实”?
  答:“平”是指板面平整无高低,使软盘内的土层厚度基本一致,盘内土壤水份均匀,减少盘内旱涝不一的情况;“光” 是要求板面无残茬杂物,目的是增加软盘与秧板的贴合面积,减少气孔,利于水份通过秧板供给盘内秧苗;“直” 是指秧板整齐沟边垂直,便于软盘的铺放及后续作业;“实”是为了防止秧板经过水的长时间浸泡后出现塌陷,使秧盘的形状变形,影响育秧质量。

  3、催好芽的芽谷为什么要摊晾炼芽再播种?
  答:由于出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一温度一般要高于当时的气温。摊晾炼芽一是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摊晾后利于播种。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小时,达到内湿外干即可播种。

  4、怎样才能确保一播全苗?
  答:播种后适宜的温度是确保一播全苗的关键,同时床土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若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床土湿度过大,形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采取的措施是:开好秧田排水缺口,预防雨水淹没秧田;雨后及时盖膜上的积水,以避免床面局部受压“贴膏药”,保证一播全苗。

  5、什么时期为揭膜炼苗期?
  答:揭膜炼苗期为齐苗后,完全叶抽出0.8~1.0厘米时,即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高温晴好天气,容易烧苗;覆盖时间过短,出苗不整齐,成苗率下降。

  6、为什么要对秧块的长、宽、高三个尺寸作严格要求?
  答: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厚2厘米。在秧块的三种尺寸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宽度大于28 厘米,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宽度不足28厘米同样会导致漏插。若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从而影响栽插质量。

  7、造成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造成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播种覆土时,盖土不匀,土厚的地方易造成闷种,导致出苗相对慢,生长滞后;②覆膜期间遇雨水未能及时膜面积水,造成“贴膏药”,影响秧苗生长;③秧板不平,致使板面相对高的地方在上水时洇不到水,秧苗处于水分缺乏状态,生长缓慢;④使用壮秧剂过多或未抄拌均匀。针对上述原因,在育秧时应力求板面平直;播种后盖土均匀,以看不见芽谷为宜;覆膜期间注意根据天气情况保持膜内温度,并在雨后及时膜面积水;合理使用壮秧剂,并拌和均匀。

  8、秧田期常见青(黄)枯死苗的原因、症状及主要预防措施?
  答:由于水稻机插育秧较常规手栽稻育秧密度高,秧苗素质相对柔弱,在秧田期,特别是2~3叶期,秧苗正处于离乳期前后,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青枯死苗是秧苗受低温影响,或暴晴后未及时灌水,造成秧苗出现失水而死的现象,属急性生理病害,通常成片发生。病苗从幼嫩的心叶部分开始萎蔫卷缩呈筒状,然后整株萎蔫死亡,死后叶色呈暗绿色,但秧苗茎部尚未腐烂,手拉秧苗,根部不会脱离,根呈水烫状。
    黄枯死苗是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所发生的死亡现象,属慢性生理病害,通常一簇一簇发生。发病时从叶尖到叶茎,由外到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秧苗基部常因病菌寄生而腐烂,手拉秧苗,根部容易脱离。
    主要预防措施:遇低温寒潮时,要灌水保温,若湿冷天气持续时间长,需要在秧田水温和土温、气温差距逐渐缩小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切忌在天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
    此外,也可根据苗情早施“断奶肥”,以增强秧苗的抵抗力。

  9、什么气候条件秧苗易遭受立枯病的危害?怎样防治?
  答:气温较低,温差较大,秧苗极易遭受立枯病的侵袭危害。春茬育秧期,气温较低,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方法。
    立枯病的预防:一叶一心在通风、炼苗时,结合补水加入防治立枯病的药物进行洒施,二叶一心时再进行一次防治。
揭膜后在清晨观察秧苗,如局部秧苗叶尖无水珠时,应全田防治,每亩秧池田用65%“敌克松”500克兑水600~750 公斤洒施。
注意:机插育秧每亩秧池田所育秧苗可插栽100亩大田,若所育秧只插4亩大田,则用药量应为(500克/100×4亩)20克,兑水(600公斤/100×4亩)24公斤。请务必按照所买药品的说明书结合实际插栽面积折算,以免造成药害。

  10、适宜机插的壮秧标准如何判定?
  壮秧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其中茎基粗扁是评价壮秧的重要指标。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秧苗,除了个体健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整体指标,即要求秧苗群体质量均衡,常规粳稻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量多,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亦称毯状秧苗。

  11、如何施好“送嫁肥”?
  答:秧苗移栽时若秧苗体内氮素水平高,发根能力强;碳素水平高,抗植伤能力强。要使移栽时秧苗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抗植伤能力,则栽前应看苗施好送嫁肥,促进秧苗根源基发育,叶片挺健清秀。具体施肥时间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使用,一般在移栽前3~4天进行。
  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千克兑水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1~1.5千克兑水100~15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垂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注意:机插育秧每亩秧池田所育秧苗可插栽100亩大田,若所育秧只插3亩大田,则用肥量(以4千克兑水500千克为例)应为(4000克/100×3亩)120克,兑水(500公斤/100×3亩)15公斤。施肥时要根据秧苗情况,按插栽大田面积对用肥量进行折算,以免造成肥害。

  12、机插前为什么要坚持泥浆沉淀?
  答:机插秧均为中小苗移栽,苗高近似于常规手插秧的一半,若不坚持泥浆沉淀,极易造成栽插过深(泥浆沉淀掩埋、插秧机浮板壅泥塌陷填埋)或漂秧,倒秧率增加。为了提高机插质量,水田耙地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才能达到理想的机插效果。沙地沉淀时间一天即可,粘性土壤2—3天。

  13、为什么机插秧栽后返青、缓苗期较常规手插秧长?
  答:机插水稻适宜移栽的秧龄为15~20天,此时叶龄基本处于四叶期,刚刚进入自养阶段,根源基发育数目相对较少,加之播种密度高,根系盘结紧,机插时根系拉伤重,插后秧苗的抗逆性较常规手插秧弱。为此,与常规手插秧相比,机插秧的返青缓苗期相对较长,活棵返青期迟2~3天,在栽插后7~10天内基本无生长量。
因此,施好“送嫁肥”,使秧苗移栽时体内氮素水平高,发根能力强;碳素水平高,抗植伤能力强。在水份管理上,栽后灌水1—3厘米,并保持水层1—2天护苗。栽后3天,可放干田中水(也可让其自然落干),促其发根。前7天采用干湿交替,促发新根。

  14、为什么说机插秧大田分蘖节位多,分蘖期长?
  答:同一水稻品种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主茎叶龄相对稳定。若移栽秧龄小1个叶 龄,大田有效分蘖期就多1个分蘖位。机插秧的秧龄较手插秧小3~3.5个叶龄,但由于机插时植伤较重,返青缓苗期比手插秧长1.0~1.5个叶龄,两者相抵,机插水稻的大田有效分蘖期就相应延长了2个叶位分蘖,约7~10天,因而分蘖节位增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