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出口增势强劲、贸易顺差创新高
从“十一五”初期开始,农机工业实施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进出口成效显著。出口方面,出口产品类别增加,出口产品在数量和金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结构也从以小型产品为主向大、中、小型产品相结合转变,大中型产品所占份额逐步提高;进口方面,近五年来国内市场对高端农业机械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成为国际农业机械市场需求量的地区之一,目前进口量大的主要是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大型联合收割机等。自2004年起,农机工业出口总额一直大于进口总额。特别是农机工业进出口强劲增长的2008年,更是用51.4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造了历史新高。虽然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年下滑22.13%,但2010年出现了快速恢复性增长,增速达29.97%,出口值超过2008年。
(二)农机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成为农机的生产大国,但是与农机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及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产品技术水平低、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
我国农业情况即农村经济水平,决定了我国农机工业几十年来以发展田间作业机械为主,产品以小型、中低端产品为主。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现象严重,而很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我国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以及产品结构等指标,相当一部分只达到经济发达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水平,少部分产品达到发达20世纪80年代技术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期国际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2.生产设备陈旧、制造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
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发达相比,约有20到30年的差距。企业的设备新度系数很低,差距甚大。有的线生产设备甚至是发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品。甚至一些骨干老企业设备新度系数仅为0.3~0.4,远低于其它机械行业0.6~0.7的普遍标准。设备陈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制造技术落后,我国农机制造业人均生产效率低。
3.行业结构散、乱,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
农机制造业是规模效益特别显著的产业,但是我国长期以来未能按这一经济规律组织大批量集中生产,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企业组织结构散乱,企业数量多,经营规模小;总体上未能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未能形成专业化协作强、配套能力高的产业集群,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现象较为普遍。
4.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我国农机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尽管近几年出口增势强劲,但由于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掌握不够,市场调查不深入,外贸人员的匮乏,特别是我国出口中小型低端产品占有较大的份额,虽然出口数量不少,但附加值较低,使我国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仍偏低。
二、我国农机工业所面临的形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发了农业机械技术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优势经济作物发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与加工业拓展的新需求。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先进适用、智能化、精准化、多功能、率的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农业等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已成为当今农机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代表性产品有:节能环保型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机具、复式作业机械、精量播种机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设备、节水灌溉设施、施药技术与机具、精细农机、农业航空作业专用飞机及机载专用配套设备、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控设备、设施农业作业机具、节能型农村能源和环保设备等;同时,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机械,促进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农业技术的研发及尽快应用,是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21世纪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证充足的粮食和多样化、高品质的农产品供给,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对农业及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
1.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的全球化,是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各国农业机械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我国农业机械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机遇。从近年出口发展态势分析,亚洲、北美和欧洲仍是主要出口市场。其中亚洲是传统出口市场,出口比重近年出现小幅下滑,对北美和欧洲的出口比重缓步提升,而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逐步增加将会拉动总量,总之主要出口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另外出口产品的结构将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一是出口产品的类别将逐渐增加,并且由当前以小型产品为主向大、中、小型产品相结合转变,大中型产品所占份额将提高;二是出口产品档次也将逐步提高,包括产品的外观、可靠性、质量、售后服务等,我国出口产品必将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发展。
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未来五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农业机械总需求量将持续升高,新技术和产品开发速度将加快。根据国务院《意见》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和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的发展目标,通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重与农机化水平,以及对粮食产量、种植面积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国内市场农用总动力将会继续增长,其中重点农机产品的趋势预测如下:
首先,大中型拖拉机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大中型拖拉机产量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特别是受到农机具购置补贴影响较大,总体情况呈波浪上升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总需求量160万台左右,平均每年30多万台,到2015年40万台左右。
第二,小型拖拉机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小型拖拉机,包括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总体趋于稳定,呈现小幅增减波浪式发展。主要是用于旧机更新换代、不发达地区的新增市场和出口。根据专家对农村经济预期和小型拖拉机减少排放、提高性能、农具配套技术发展、新增市场空间的理性分析以及近几年的走势判断,“十二五”期间小型拖拉机生产仍是起伏式变化,年产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在200万~230万台左右。
第三,拖拉机原始功能的回归,配套农具比提高。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由2000年1:1.4发展到2006年的小拖配套比1:1.67,大中型配套比1:1.58,按照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发展目标,专家预测2015年有望接近1:3。仍将主要配套耕整机具、机引犁、机引耙、旋耕机、免耕与精少量播种机、铺膜机和秸秆还田机以及机动植保机械等。
第四,联合收割机需求量增加。联合收割机“十二五”期间总需求量约80万台,平均每年15万台以上。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需求量基本稳定,水稻联合收割机增长较快;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增长潜力的产品,随着可靠性和适应性的提高,需求数量将大幅攀升,到2015年,专用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总拥有量有望超过8万台。
第五,农林飞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按照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业和林业航空作业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600架以上,而目前我国的农林飞机还很少。我国市场需要性能先进、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的农林飞机。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为农机发展带来机遇
在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形式日趋多样,资本替代劳力趋势明显。随着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持续推进,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展,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逐步成长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农机发展的重要机遇。
(2)政策与法规为农业机械的跨越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实施“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投资实力,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繁荣了农机市场。中央政府提出的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财政方针,加大对购置和更新农机具给予适当的补贴,农业税的减免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间接或直接地增强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实力和农机企业的发展后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健全和壮大,提供了使用农机的便利条件。
《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把“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列为农业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并且在其他领域中也明确提出相应的涉及农业机械的重点内容。《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依托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大力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等重点农机产品。国务院《意见》明确指出促进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促进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了农机工业发展方向和农机产品的发展重点,规划了农机产业发展布局,具体部署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工作。
(3)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返哺农业”的战略转折期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我国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从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调整,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长期,也是农机工业结构调整期和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
(4)现代化技术发展,支撑农机制造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适合我国特点的创新技术以及强大而先进的动力、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等上游产业支撑条件已经成熟,为农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近乎完备的基础技术支撑保障。
(5)农业机械国际化步伐加快,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继续坚持的开放战略,农业机械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贸易将不断扩大,与农机工业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会日益加深,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中国农业机械走向的步伐也将日益加快,出口产品结构将不断升级,市场将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从而推动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
2.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几年,农机产品类别的多元化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农机产品功能、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险在不断增大;农机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企业横向整合趋势将更加明显,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同时,跨国公司在加快低附加值产业对外转移的同时,牢牢控制着高端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短期内将难以改变。这一切使国内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意见》精神,切实执行《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农机工业的发展要求,围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线,坚持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为要求,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优化行业结构,实现由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农机农艺,适用先进。坚持农机与农艺、适用与先进相结合,针对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和农机产品季节性强的特点,发展适用合理、先进、可靠、符合市场需求的农机产品
——重点突破,显著增强。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强化科技支撑,以实现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为重点,显著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布局合理,提升。坚持科学有序推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布局合理、适合国情、产业集中度较高的新格局,扩大企业规模效益,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根据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资源节约、精细农业的装备需求,注重环境保护,贯彻节能减排原则,提高我国农机产品能效,发展率的资源节约和环保型农业机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扶优扶强,完备体系。坚持扶优扶强原则,促进综合性企业集团、主机生产企业、专业化零部件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促进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备。
——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坚持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市场的原则,发展巩固产品竞争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构建规范,现代流通。坚持建立健全新型农机市场体系,提高售后服务能力。
(三)规划目标
1.产业规模
到2015年,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出口贸易额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
2.创新能力
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3.产业能力
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的产品能够基本满足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成为农业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农机产品结构,适应现代农业需求
结合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优化农机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改变目前高端产品不足和进口依存度高、低端产品过剩和质量差的局面;从国情出发,在开发大型农机的同时,积极发展适合家庭经营需要的中小型、轻简化农机,形成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高中低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贯彻节能减排原则,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积极开发生产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资源节约型农机。重点突破水稻插秧、玉米收获、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以及节水灌溉设备等瓶颈,优先发展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高地隙拖拉机、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机具、保护性耕作机具、植保机械、节能机泵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小型抗旱排涝机械、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鼓励飞机制造企业研制新型农林飞机,满足农林航空作业的需求;加快农业清淤设备研究开发。
(二)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四个围绕”,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即:围绕大马力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节能大中型水泵、喷灌机等重大产品开发,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行业发展。依托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等重点农机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公益性的农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凝聚研发人才,加快急需的关键性农机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经营体系的需要,提高农机的适用性。加强农机工程学科建设,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农机工程学科建设,强化农机工程基础教育。完善农机培训体系,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机制造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三)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加大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应用精密成型、智能数控等先进加工装备和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工装水平;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农机产品技术标准,实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开发生产;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提升农机产品质量,逐步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在提升制造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外购零部件的检测和可靠性分析,规范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建立农机企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加强生产技术工人培训,提高工人使用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为农民提供、可靠、耐用的产品。
(四)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农机制造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推动农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通过产业布局优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促进节能减排,杜绝低水平重复制造,形成布局合理、集约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引导农机企业优化产权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决策和生产、经营水平,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支持国有、集体、民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农机企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机行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农机制造企业战略重组,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形成若干个具有先进制造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支持中小型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培育一批先进的零部件加工企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五)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
鼓励大型农机制造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在保障产业的前提下,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大马力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现代农具、农林飞机等先进农机具制造技术水平,逐步降低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加入我国农机行业,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制造和管理水平;实施农机装备“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引导有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
(六)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
建立健全农机制造企业品牌营销网络、专业农机流通企业销售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市场体系;实施农机流通服务品牌工程,优化市场布局,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区域性农机市场,健全农机零配件供应网络,提高农机产品流通效率,方便农民购机;建立农机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依托重点生产企业、专业流通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农机产品“三包”制度,健全和规范农机修理市场,明确产品售后维修责任,规范服务程序,提高维修能力和服务质量。
五、重点发展领域
(一)保障粮棉油糖增效的技术装备
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棉目标,继续提升动力机械和小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突破水稻和玉米生产所需的栽植、收获装备的瓶颈,开发纤维类、块茎类、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所需关键装备,形成主要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用成套装备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有效保证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装备
以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储运机械、新型节水装备等为重点,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三)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
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装备,提高畜牧机械水平,特别是发展牧草饲料的收、捆和运输装备,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和产能。
(四)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
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及现代物流成套设备,突破制约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供应链产业装备瓶颈;重点发展茶叶加工机械,集成开发农产品在线检测控制设备,构建保证农产品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和人民生命健康。
(五)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械、节水装备、农林飞机等系统控制水平和智能水平,以提高其生产率、性、舒适性等。
六、重点建设项目
通过对重点发展的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产能的建设,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进行农机工业技术改造,不断完善和提高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使我国农机工业总体制造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具备批量生产性能先进、质量可靠农机产品的必要生产条件和工艺装备。
(一)布局原则
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产能和提高制造水平。二要贴近市场,生产企业所处地点要尽量接近产品的市场,以减少运输成本。三要考虑产业集群;主机厂和配套厂要统一规划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四要兼顾落后地区;拉动经济不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建设适合当地产品的产能。
(二)重点项目
1.现代、大马力拖拉机及关键零部件(74千瓦以上)
2.节能环保型中小型拖拉机及关键配套件(18-44千瓦)
3.新型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农机具
4.通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及关键零部件
5.水稻种植与收获机械及关键零部件
6.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关键零部件
7.大型自走式青饲收获机及关键零部件
8.自走式采棉机及关键零部件
9.牧草收获与压捆机械
10.大型喷灌设备及关键零部件
11.精量低污染施药机械
12.农作物秸秆集储运机械
13.茶叶加工机械及关键零部件
14.油菜种植与收获机械
15.甘蔗收获机械
16.农业航空作业装备
七、政策措施
(一)制定产业政策完善法规体系,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
贯彻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机工业振兴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有序竞争;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发挥行业指导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依据国务院《意见》制定农机工业产业政策,对重点农机产品,如大型复杂农机产品和涉及人身、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等实行产业准入制度,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农机工业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继续实施并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继续实施并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发挥补贴制度对促进农机工业新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的导向作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机工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发展所需资金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粮食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目标的要求,加大对农机工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对农机工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保持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投入水平。
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建立包括政府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通过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跟进投资的引导示范,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农机工业的支持。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制造企业倾斜,加大支持力度。
根据国务院《意见》,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技术和智力引进等。技术改造投资要对农机工业技术改造给予倾斜和重点扶持。将农机科研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工程(技术)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范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安排中,对农机科研新技术和新产品予以倾斜。对关系粮食所需装备以及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装备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地方政府也须按照一定比例安排配套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四)实施优惠税收政策,扶持农机工业的发展
农机制造业是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产业。其产品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基于目前我国“三农”的现状,农机产品价格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定价是不现实的。目前我国农机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市场价格失调,价格和价值偏离现象十分严重,大多数农机企业处于微利或无利润状态下运营,企业持续发展缺乏后劲。为支持农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采取“多予少取”的扶持政策,对农机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采取税前扣除政策,对生产支持发展的新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属于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制造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
(五)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农机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已经到来,有能力通过增加投入、政策引导,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构建一个使各个方面都能各尽所长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按照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总体规划,建立引导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选择重点创新领域,通过长期政府稳定的项目支持和经费投入做引导,鼓励相关重点骨干企业和有相关领域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创办多元投资主体的创新实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试验检测条件建设,强化质量监督
强化标准化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农机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试验检测条件建设,严格农机产品的型式试验和质量检测。强化质量监督检测,提高农机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
(七)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进一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式汇集各种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我国农机企业提供开放、优质、的公共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农机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发展、企业成长中的共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企业提供创新战略咨询、人才培训交流、资源协调整合等服务,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行业监督与管理,发挥咨询参谋和行业自律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八)塑造人才,实施以人为本的聚才战略
我国农机制造业人才总量不足,流失比较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因此把塑造人才、凝聚人才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十分必要。
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队伍的建设。完善培育体系,注重农机基础教育,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加强合作,联合培育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贸易人才和高级技工、特种技能的带头人。注重现有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提升,开展专业培训、技能培训、扩展能力培训,重塑人才。
创造良好的聚才环境,完善制度和政策保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流动机制,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绩效优先、体现价值的人才分配机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才市场服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