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2012-03-07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12570
(三)传承农耕文化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只能使用药量更大、药性更强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包括鸟类(如麻雀几乎被灭绝)、益虫微生物,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一些工业企业不重视节能减排,目前我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农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负荷均逐年增加。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达80多亿吨,生活垃圾近2亿吨,70%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90%以上的污水随意直接排放。一些农村的污染程度已经威胁到人与畜的。要治理和改善农村的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传统农业注重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达到尽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生长剂、除虫剂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于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种保留了大量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草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中国传统农业利用多样化的种植、农业自然生态净化,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充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达到可持续生产。因此,现在一些还保留传统农业的地区,大多保持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水、大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成分很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这些都是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三农”政策就调整为:农业不再追求产量,而是食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传承农耕文化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精神陶冶。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传承农耕文化的理念,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牧渔业生产、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合理改造、适度开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业相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服务。通过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不仅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还可以唤醒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位,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有利于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在过去交通不便利的乡村,各有独特的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现在还没被完全破坏,要特别注意珍惜和保护,适度开发与利用。中国乡村地大物博,民风淳朴,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和生活形态都是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与基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宁静舒缓的生活节奏;水车灌溉、稻田养鱼、鱼鹰捕鱼、采藕摘茶等农耕场面;篱笆墙、山田坳、湖泊溪流、田野草地、都是美景。我国台湾省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发展“三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的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突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反差越大,其田园意味越足;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越贴近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乡梦”。

(五)传承农耕文化是繁荣农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灵魂。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追求自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干,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基本上是由农耕文化表现出来,国内外的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依托。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渗透力与稳定性,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重生产力,挖掘农村的各种潜力,整合农村的生产、生态、生活与文化资源,把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形成良性互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重要功能是传承农耕文化,使城市居民在休闲旅游中享受和体验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清爽快乐。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国人对文化的漠视,中国许多好的传统遭到了我们自己的摧毁和抛弃,尤其是长期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不仅摧毁掉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讲文明、守秩序、重礼仪”的优良传统,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一个民族在危难中失去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必将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得到恢复与发展。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需要重新振兴,而振兴则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从我做起,从当下的生活细节做起,才能使中华文明继续成为生生不息、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文明的延续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因此,我们繁荣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丰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上多下功夫。随着人们对农耕文化的逐渐认识和充分理解,其价值也会逐步凸现出来,保护和利用好农耕文化也将会使整个社会收益。农耕文化是连接乡村传统生活与都市现代生活的纽带。

三、农耕文化的传承途径

现代文明正在疯狂地异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甚至包括纯朴的自然人性。城里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地球越来越热,人心却越来越冷;城市里的楼盘越来越高,住在楼里的一些人却越来越猥琐卑微。我们应回望传统的村落,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一)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古村落和传统民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村落文化景观,都属于它自己的一段特殊的发展历史。这种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并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不但能增进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还是增加每一个成员的历史认同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筑是有生命的,跳跃的生命符号反映的是人文思考,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折射着时代的进步。乡村传统的村落、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和农事活动都是农耕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建筑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有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民居是节能(低碳)建筑,如徽派民居、北方的窑洞,具有隔热、保温、隔音、透气性好、质量轻等优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和城市文明对乡村强大的辐射力,许多经营者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现在流行的观光旅游,因而不但没有珍惜、保护和利用原先遗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乡村特色,反而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统一模式,失去了地方特色和个性。这种做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失去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建新不能废旧,历史不能复制”。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不是包袱、不是破烂,不是改造对象,它是民族文化。传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孕育生息城市的土壤。实践证明,当今中国吸引力和最受人们喜爱的杭州、苏州等城市,正在得益于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中国好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无一不是生态环境、传统民居和古村落保护好的,如安徽的西递村、宏村、三河古镇;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上海的朱家角等。这些古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明清建筑、小桥流水、农耕文化都是江南秀美景色的集中体现,都具有独特地观赏价值。古村落的建设都遵循的是中国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要敢于对城市化的无序扩张表示反对,不要认为这是在逆潮流而动反对城市化。西方一位评定文化遗产的专家曾面对中国申报文化遗产的人们说:我们现在有的物质,你们以后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文化遗产我们永远不会有。

(二)构建农耕文化展览室。为了方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西方这一类的家庭展览室很多,现在我国有些地方也已经开始建农耕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园了,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安徽石台县、湖南耒阳、湖南衡山、江西南康、湖北襄樊、山西榆次后沟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陕西杨陵的农业历史博物馆,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还有湖南郴州、江苏扬州、山西阳曲、山西运城、四川峨嵋山、福建宁德、浙江台州等各地,正在启动和即将建成农耕文化园或相关博物馆,民俗风情园、生态农业园正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收藏民俗、守望民间,成为21世纪中华文化的热点。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石磨、石缸、石臼、犁铧、背夹、风车、水车、纺车等等传统的农耕用具,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在日益浮躁的今天,这些可亲可敬的旧物和传统农事已距离都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重读“往事”竟有恍若幻梦之感。城市喧嚣繁华背后的寂寞常常需要宁静自然来填补和平衡,也许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人们更能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间的哀乐得失。最真实最自然去掉了浮饰和光环的生活,使人能够直窥心中最本质的生活欲望。那秋日、蓝天、晚霞、农景中的壮阔与淡定,其实依然无不深藏着人们无尽的乡土眷恋。

(三)重视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不管有多少原因,人都不应该不爱田园。因为,是田园养育了我们。而且田园能舒展人们心里的紧张和阴郁。面对春天绿油油的庄稼地,我们会丢下烦恼,心旷神怡;看着黄澄澄的秋季田野,我们会荣辱皆忘,欢呼雀跃。因为田园是我们中国人灵魂的栖息地之一,要展示田园的魅力并赞美她,对那些破坏田园的人要敢于谴责,不要认为这是在呼吁向农耕经济倒退。乡村旅游要重视游客对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文化性与娱乐性、趣味性充分结合,给旅游者更大的空间,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亲历的体验。比如,为游客提供“做一天农民,体验农耕辛劳”的项目;提供传统的水车、石磨、石碾等农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的饮食文化,让游客品尝具有农家特色的菜肴,了解饭菜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当地菜肴的制作。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可以使游客直接接触、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生活方式,使游客置身于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落脚在安然平和的氛围里,感受到亲和的召唤,享受到沉稳与踏实,找回寄生的家园,使乡村旅游成为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

(四)注重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协调。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环境、空气等都正在遭到大量侵蚀和污染,乡村的传统活力在日渐衰退,乡土建筑在快速消失,乡土文化和精神价值正在被抛弃,整个村落文化面临传统被中断的威胁。有些封闭落后的农村,由于在旅游业兴起之前缺乏经济能力改善道路交通和住房条件,较好地保存了旧村落原貌等物质的农耕文化与传统习俗等非物质的农耕文化。但来自城市的工业文明,对农耕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人类文明是在更替中有机链接,还是在对立中无情取代?现在的工业文明特别是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在严重冲击或快速摧毁着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正发生着基础性的动摇,中国原有的农村在推土机下,很多传统民居、历史街区被无情的拆毁,许多建筑本可以继续使用而成为珍贵的记忆。近30年中国农村消失了40多万个村庄,眼看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糟蹋完了的时候,有的人才发出“宁愿在古城里哭,也不愿在新城里笑”的哀叹。而大批城市打工者的心是漂泊的,家是漂泊的,牵挂也是漂泊的,人们的“乡愁”意识在真真切切地告诉你:“你没家了!”我们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只能在梦里呼唤着故乡了。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不仅保护好农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还要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质朴的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个民族进步昌盛的精神旗帜,同时标识着不同民族发展过程的历史路径,其对人的教化与陶冶功能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

(五)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的衔接。我国传统节日都起源于农耕时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是自然法则与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自身是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生机的生命机体,它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培植、滋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循环往复的中国传统节日,把松弛和欢乐插入持续不断的生活流,使流逝的时间以环状结构和着自然与人生的节奏,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频率,在给生活增添乐趣和生机的同时,反复激发社会心理,舒张人文情怀,使大众生活意志、社会意识和文化认同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因此,弘扬农耕文化,应首先要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每个人普遍认同传统节日,成为节庆文化的传承人。

民俗来源于人民对美的追求,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几亿人次回家过年,十几亿人同时吃饺子、吃年糕、放鞭炮、挂红灯、贴对联,都说明民俗是一个伟大的力量,是民族文化身份的体现,民俗文化是人民共同情感的基因,是民族共同体的维系力量。作为传统年节符号的春联、年画、剪纸、烟花、灯彩、社火等,广泛存在于祭祀、纪念、敬仰、迎送等节俗活动中,人们既可获得强烈的视觉美感,还可通过亲身参加活动,体验审美和获得深切的文化归属感。但是,今天的传统节庆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传承被淡化。节庆形式的单一阻碍着节庆文化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形态和流于表面的庆祝方式让传统节日丧失了其丰富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的传承重在延续其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现代生活的内涵,不仅是传承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乡村旅游的支撑力量。要想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扛起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这杆大旗,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平台,使农家乐、乡村旅游突出人性化、个性化、绿色性,传承地方特色、民俗特色、传统特色,以适应体验乡村旅游者们的需求。

(六)注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协调。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高认识,并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对农村文化的漠视。农村文化应从被淡忘的农耕文化价值入手,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农村居民传统风尚道德的积极与健康的本质属性。只有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才有可能对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有真正的尊重,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大量的积极因素。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盖房子,更不是搬迁合并,移植近些年来中国城市改造和建设的一个模式,使不同地区失去了个性,使建筑物失去了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的功能。近年来,一大批故村落、历史名胜、古迹、古建筑,正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摧毁和消失。如果仅仅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同于高楼大厦,对古建筑拆字当头,毫不珍惜,那样的城市化只能是抹去记忆的城市化,是丧失精气神的城市化。除了一堆钢筋水泥,还能给后世留下什么?我们不少大中城市早些年在城市改造和扩张中,将古建筑统统推倒搞现代建筑,现在各城市都成了统一模样的高楼大厦,失去了个性和文化后,近几年不少地方却又斥巨资修建仿古建筑、仿古一条街。一位澳大利亚的专家说:“中国人是很勤劳,他们的建筑物二三十年就要推倒重建,而我们的建筑物是时间越久越好,人们不需要太勤劳”。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千万不能在单一思想意识的主导下搞“样板房”,搞一个模式。应在保护原生态、原村落、传统民俗、传统风格、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重点是先改造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和环境搞好了,农民自己会遵循乡土建筑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选择建最适宜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民居。

其实这个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咫尺,只是由于在城市里居住久了,竟然对它们视而不见。田园风光,本该是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源头,心灵的故乡,是一种无语的念想和精神的栖息地,它滋养和护佑着现代的健康生存。如果我们能够暂时躲开喧嚣的城市,排除掉浮躁和焦虑,以宁静、恬淡的心态回顾和体味一下田园风光,那无疑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精神的返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人担忧,使人茫然。排山倒海的现代文明不仅摧残着大自然的旷野,而且使人们无形中远离乃至抛弃着哺育自己的家园,人们在放肆地糟蹋着自然生态。目前我国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一些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农村本该是城市的后花园,绝不能沦为城市的垃圾场。现代人如果完全丧失了自然的恩赐,又靠什么来维系和构建赖以栖息的家园?自然养育了人类,可我们缺失了感恩,缺失了对其它生命的尊重。人类对自然缺失了道德,自然也给人类以惩罚。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很难看到蓝天白云,儿童只是唱天上的星星亮晶晶、但没看见过,呼吸不着清新的空气,每天闻的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听的是城市文明的噪音。正是人们生态道德的缺失,成了今天生态环境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神和价值是“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理念。不要把人和自然割裂,不要对自然一味地征服、一味地开发、一味地掠夺。大自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们的贪欲。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知识之源,千万要善待,绝不可忘记。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的源头和母本。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俗、传统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