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起步于2006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采取市场拉动、政府推动、典型带动、补贴资金促动等措施,依托乡镇农机站、村委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致富带头人,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社会化农机服务组织,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10月,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已发展到190个,较2006年增长近32倍。其中:农机合作社85个,农机服务协会17个,农机作业队88个;从业人员达到5120人。农机大户由2005年的558户发展到1870多户,增长3.4倍;农机服务组织拥有拖拉机4694台(其中大中型2527台),联合收割机703台,配套农具1.31万台件,配套比1:3。2012年,完成农机作业391.8万亩,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2.3亿元,纯收入1.2亿元,人均2.34万元,增长近5倍。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既解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又摆脱了“家家买农机,户户小而全”的传统耕作模式,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为推进全市农机化事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做大做强张掖市的玉米制种产业,农机部门紧紧围绕玉米种、收环节机械化,在制种企业组装农机合作社。临泽奥瑞金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通过整村土地流转等方式,由奥瑞金种业公司联合平川镇三二村16户农机大户组建,拥有大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及机械化铺膜滴灌等各类配套机具65台件,为公司整村流转的3800亩玉米基地及周边农户提供耕播收农机服务。
山丹县、民乐县农机局为了整合农机资源,以乡镇为依托,组织成立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公司,每年四月份安排人员到省外小麦主产区与当地农机部门联系,签定机收作业合同,开展跨县、跨省的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促进全市跨区机收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7万亩,较上年增加16.64万亩,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已成为助推土地流转、解放农业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山丹县12万亩马铃薯全部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这是该县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带来的可喜变化,对促进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山丹县霍城镇捷力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霍城镇农机站牵头,联合霍城镇刘庄村农机大户杨志友等14户农机户自发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后,在县农机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紧紧抓住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种地难”和土地流转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从种到收的“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不但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户种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土地流转种植大户用机难的问题,实现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户的互利共赢。
2006年以来,全市先后有9个农机合作社、50个农机大户、12个农机维修点,被农业部、甘肃省农机局确定为农机服务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