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粮成本高风险大
从襄阳种粮农民的账本来看,尽管种子、化肥、农药、耕收等成本都在逐年攀高,但是随着亩产的提高、粮食收购价的上涨,今年一亩地的收入能比去年多出收几十上百元。但农民们也不是没有担心的事,那就是今年的天气不太给力,阴雨天气会造成小麦发芽、霉变,收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就在我们的记者在襄阳采访的第二天,大家不愿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老天爷就像有意为难一样,雨一个劲儿地下起来。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童启国就赶到地里收割了3家麦田,然而上午9点多,最让村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天空终于下起了雨。童启国不得不停止收割。而此时,麦客李伟和他的收割队也不得不在一家医院的门口临时找了一块空地作为休息的场所。
对于像李伟这些的麦客来说,每下一天雨就意味着不小的损失。望着地上的雨水,他们很是着急。因为一台车就要20多万,耽误一天就多一天的工钱,每天一个人一天最少要两三百块。
随着雨水天气的到来,繁忙的收割工作不得不随之暂停。下雨的前一天,辛常村的种粮大户朱恒国只抢收了2亩多的小麦,望着天空飘下的雨水,朱恒国的心里也担心了起来。要是小麦发芽,一亩地会少个几十元钱。
其实比起朱恒国,童启国的心里更着急。下雨前一天他一共给30几家农户收割了50多亩的麦田,可是他自己种植的400亩小麦却还一直没有收割。原来,由于这两天阴天,小麦的水分大,农户收割完小麦以后都需要晾晒脱水。一般的种植户收割两三亩地的小麦,可以铺在自家的小仓库里通风晾晒。可是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童启国的400亩小麦即使收割完了也根本无处堆放,因此他只能等到天晴时一边收割一边晾晒,收割一批卖一批。
作为村里的种粮大户,这些年来童启国种粮有喜有忧。过去他靠开大货车为生。2002年,村里一片400亩的果园因为经营不善成为了荒地,他便决定承包下来搞粮食种植。当时他的土地承包款是每亩地接近260元钱。但最初的收成每亩地只有两三百斤的粮食产量。
由于亩产低,加上当时小麦的收购价格每斤只有0.6元左右,因此童启国连续亏本了3年。后来,通过市里的技术指导和土壤改造,地里的亩产量终于逐年提高。2005年的产量达到了7、8百斤。现在每亩基本上能达到一千斤。
2004年以来,采取了保护耕地、按收购价托市收购粮食、减免税收、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为种粮大户,童启国也成了村里的受益人。2005年,童启国每亩地就可以赚到300元以上。他立马换了一台大拖拉机,2006年就买了一台收割机。
如今,虽然收购价格年年提高,但种粮的成本也在逐年提高。童启国告诉记者,像化肥最起码起比现在便宜20%,柴油这一块起码达到了30%。种子也要便宜20%左右。
童启国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作为种粮大户,他的账本和其他人有些不同。由于搞机械化种植,童启国每亩地只需要50元的种子。化肥120元。农药30元。承包费260元,柴油费每亩地20元。同时自己的人工按照每亩地300元来计算。算下来童启国每亩地的投入为780元。如果亩产为1000斤,按照目前小麦1.12元的收购价格计算,童启国每亩地可以赚340元。加上秋收的玉米,一年下来400亩地能够净赚20万。
不过童启国也有自己的烦心事。比如说这个地方很大一部分的情况下还是要靠天,像今年,如果(雨天)这样长期下去粮食很有可能减产或者说是品质降低,这样都造成了收入的降低。
其实童启国不是没有未雨绸缪,他早就有计划修一座仓库应对天气的变化。可好不容易攒够了30万元的仓库建设费用,最终还是因为土地费用太高而不得不搁置下来。
童启国告诉记者,要满足村里附近1000亩小麦的收储,至少需要3亩土地来建设一个仓库和机械库房。但是这3亩土地却无法办理农业配套设施用地,而是要按照工业用地缴纳费用。3亩多田大概得10万块钱以上。
此外,童启国400亩土地的承包合同是5年一签,这件事也让他的心不能完全安定下来。他担心这么短时间的承包合同会有什么变动。
记者离开襄阳时,雨还在下,童启国的小麦依然没有收割,除了盼望天气快点转晴以外,他更希望筹划已久的仓库能够尽快地建起来。同时也希望像技改仓库、粮食仓库,应该按农业基础设施这一块去做,不用交土地出让金。
三、山西盼丰收
家住永济市卿头镇桥上村的种植户王芝芳最近心情非常好,虽然今年山西的天气赶上了大旱,但是她家种植的小麦成色很好,尽管离正式收割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尽管这几天的天气阴雨绵绵,但王芝芳空闲了还是会和丈夫一起到麦田里看看。她觉得今年的小麦这个子粒很饱满,应该比去年的产量还要好,因为今年光照好。
王芝芳种了十几年的地,之前都是种植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甚至还种过一段时间向日葵(9.020,-0.32,-3.43%)。最近几年,她才开始改种小麦和玉米。她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年的政策好了,小麦就是既有补贴,也有保护价,利润空间也好。他们扩大规模科学精细地管理,这产量也是挺好的。从前年开始基本上都是每亩一千斤。
在王芝芳看来,尽管经济作物卖价高,但是利润不如粮食稳定,而且种植的风险也比粮食大很多。王芝芳还告诉记者,种植小麦比经济作物节省人工,除了打药的时候,一两个人就可以管理几十亩地。那么王芝芳种粮到底能赚多少钱?她给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底肥是八十元钱,追肥 基本上就是四五十元钱,加起来大概就是一百二十元钱。然后是浇地 。今年浇的多,大概能在两百多元钱,收割就是大概一亩地四百五十元钱,再加上三百元的地价,(成本)下来就是七百元。
记者了解到,王芝芳的投入包括农药、化肥、机耕、机收、人工等几项加起来,每亩地的耕种开支大概在700元左右。尽管目前地方收购价还没出来,但今年规定的小麦收购价为1.12元/斤,比去年每斤提高0.1元了,王芝芳一共种了419亩,每亩收成在1000多斤,经过支出和收入的对比,王芝芳用数字向我们证明,种粮食还是能赚钱的,净收入能达到每亩四五百元。王芝芳说,虽然利润不算多,但这几年她都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明年她想承包一千亩地,越种多越好管理。
种粮面积越大,成本也就越低,利润也就越多。王芝芳告诉记者,现在种植小麦,就是打药最费事。她的梦想就是等到种植面积再扩大一些的时候,能够有飞机在麦田里打药。她梦想着要是有个一万亩 两万亩,就弄个小型的喷气式飞机,那多轻快。
尽管要等到6月10号前后她家的麦子才能开始收割,但是对于这几天的阴雨天气,王芝芳夫妇丝毫不敢大意。因为下雨收割机进不去地就麻烦了。现在,王芝芳夫妇一盼天气赶快转晴,二盼着六月赶紧到来,这样大半年的辛苦就有了回报。在麦田里,王芝芳偶尔会揪下一把麦粒放进嘴里,她笑着说这里面都是幸福的味道。
半小时观察:种粮积极性千万不能伤
夏粮的丰收为今年的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以往粮食丰收往往意味着农民卖粮难,农民卖粮难又会导致他们种田热情消退,直接影响来年的粮食产量。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粮食生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三农”发展依然有“软肋”,农民的种粮热情随时有可能被削弱,粮食生产出现波动的风险仍然存在。在节目中,我们认识的种粮农民,他们除了收获的喜悦以外,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期盼。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更多地倾听农民的心声,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能够继续得以完善,并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给农民朋友们种粮送去更多的“定心丸”和“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