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早谋划,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精心组织,抢时间、抓农时,全力组织小麦机收和玉米机播,全市夏收夏种已大头落地。截至6月7日,全市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35.4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9%,完成玉米播种面积203.5万亩,占预播面积的95%以上,为确保夏粮丰收和秋粮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漯河市三夏农机生产呈献四个特点:
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三夏期间,漯河市委书记马正跃亲赴麦收一线,视察小麦机收工作。市长曹存正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夏收夏种情况,对农机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瑞红专门作出指示,要求农机部门全力以赴做好三夏生产。县区、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也都深入麦收现场进行督导。各级农机部门层层宣传动员,成立三夏农机生产指挥部,实行区域负责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有力推动了全市小麦机收的顺利进行。
二、投入机具充足,夏收夏种进度加快。春节过后,漯河市各级农机部门及早动手,全力以赴做好三夏备战工作。一是抓好市内机具的检修和发展。市县区农机部门抽调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帮助机手检查、维修、调试机具,提高机具完好率。三夏前,全市共检修大中型拖拉机5440台,小麦收获机3860台。同时,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拉动新机具发展。全市新增小麦收获机439台,保有量达到4434台;新增小麦秸秆还田机439台,保有量达到4434台;新增玉米播种机610台,保有量达到3.56万台。二是抓好外地机具的引进。各县区根据当地需求缺口,组织人员到山东、河北和省内其它市县区联系签订引机协议。加上自发结对子的外地机具,来漯河参加作业的外地机具达到2300台以上,全市投入麦收的收割机达到6500台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500多台。三夏期间,6月1日过后,天气晴好,在全市小麦成熟期相对集中、小麦机收高峰期比去年提前的情况下,由于上阵机具多,机械合理调度、有序流动,全市小麦机收进度比上年快了3天。仅6月2日至5日的四天高峰期就收获全市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特别是4日、5日连续两天的日收获面积突破70万亩,创漯河市小麦单日机收面积的历史。同时,抓住熵情好的时机,大力推广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机收与机播基本同步进行,从源头上有效扼制了焚烧秸秆现象。
三、开展技术服务到位,后勤保障有力。一是建立完善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为机手免费提供道路、维修、天气、油料供应、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引导机具合理流动、有序作业。二是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接待 服务站,做好外来机具的引导、作业、食宿等服务。全市设立接待站11个,印制发放“致机收一封信”和服务明白卡15000多份。三是组织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成立了13个流动服务队,开展送技术、送配件到田间地头,为机手排忧解难。同时开通服务热线电话60部,实行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四是制定应急预案,搞好帮扶工作。各县区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了12个应急作业小分队,为困难户和缺劳力户及时提供帮扶服务。
四、媒体关注程度高,新闻宣传力度大。三夏期间,中央、省、市和地方新闻媒体对漯河市小麦跨区机收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进行了多层次、全过程、高密度的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市电视台、漯河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全市小麦机收进度、天气变化、机械调度等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和系列宣传。据不完全统计,三夏期间,仅市以上农机生产新闻报道达到30多条以上,为农机三夏生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