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六十七团围绕"水土拓展、农业提效、特色林果、畜牧增效"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产出率、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十七团主管农业的副团长张建国说,“新技术应用、新品种选育、新科技培训、新农机更新成为推进团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力推动器。”
在实施精准、、节水农业新技术和订单作物全覆盖的基础上,六十七团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双膜覆盖、节水滴灌、单粒种植、带肥播种、等行距采收等6项种植新模式。同时,还推广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甜菜双膜两期矮壮素化控技、棉花膜上精量点播技、制种玉米二期化控等技术。为确保农作物吃上肥料搭配均衡的“营养餐”,该团依据土壤现状和各类作物需肥规律,为土壤配置平衡“套餐”,做到测土到田,服务到户。
据统计,该团推广普及双膜覆盖、精量播种、带种肥、免耕复播等技术,大田作物滴灌面积达到9.5万亩,精量播种8.76万亩,双膜覆盖8.2万亩,带种肥4.27万亩,玉米机械抽雄模式化栽培1600亩,测土配方推荐施肥面积达到11万亩。
一批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该团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步伐,各类作物产量、质量、品质明显提高,职工劳动强度降低。在今年制种玉米抽雄期间,该团借资引进一台大型制种玉米抽雄机代替人工抽雄,一台机械抽雄机每天抽雄300—500亩地,相当于100—150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量。制种玉米抽雄机械化的运用,结束了该团往年抽雄工作全部依赖人工操作、作业量大、效率低的历史,抽雄彻底干净,抽净率可达90%以上。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该团针对土地贫瘠且盐碱度高的现状,相继引进抗盐碱性强的小麦、棉花、甜菜、苹果等优良品种。新品种经过三年示范,在碱性土壤里生长态势良好,表现出抗碱性、衣分高、增产性高,抗病性强等良好特性。2012年,在该团六连盐碱地试验的棉花“299”新品种,获得单产420公斤的产量。目前该团引进棉花新品种小区试验9个、大田推广3个;甜菜新品种小区试验3个、大田推广2个;引进小麦新品种试验1个、大田推广2个;引进玉米制种新品种试验4个,大田推广9个。
在新农机更新上,该团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为动力,加快农机具更新步伐,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该团今年投入资金1800万元,购进大中型拖拉机和大中型农具217台,在9万多亩春播作物中全部使用精量播种,比往年提前10天完成了春播任务。一穴点播一到两粒种子,精量播种以其省钱、省工、省心的特点得到了职工的欢迎,也使职工得到了实惠。
“这两年我种地都用精量播种、滴灌的技术,每亩地的种子、定苗费用和水费就省掉30多块。”使用新技术的三连职工刘勇敢说。随着团场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农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团场职工不但需要掌握常规农业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
团里开展“科技之冬”“农艺工培训”等活动。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结合团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使农业一线职工掌握作物栽培、节水滴灌、科学管理等知识。该团把加强技术人员和职工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农业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对一线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把培养新型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作为打造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现在能把农业新技术运用到种植中,都是团场的学习培训帮的大忙,不参加培训,我就学不到种植棉花、甜菜的技术,它们也没这么好的长势。如今我承包的120亩地,一年收入10万余元。现在我也是连队的半个技术员呢!”三连职工陈向阳喜滋滋地道出学习培训带来的实惠。
为增强职工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该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各连队科技副连队长、技术员经常深入连队、深入田间地头,直接将科技送到田间,帮助职工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培训,团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能人、种田能手、致富专家、植棉状元,一批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