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大庙场村的水稻田里,71岁的老农曾现文一直守在稻田边,望着用抽水机输送过来的清水汩汩地流入自家的稻田,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已经是他今年第7次给稻田灌水了,要不是提前备了抽水机,田里的水稻肯定要受旱。
看见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向明,老曾急忙上前和他打招呼,并询问什么时间再进行病虫害的统防。
“这几天,病虫害又有发生的苗头了,本来想打个电话让你过来看看,没想到今天你就来了。”老曾乐呵呵地边说边拉向明到自己的田里,请向明给看看。
向明边查看病情,边和老曾商量统防的时间。此时,桂花组的曾令全也风风火火地赶来。原来,桂花组要抽水灌田,但是河边没有电,他自己去协调了好几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装上电,眼看着田里都干裂了,急得他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安。
“秧子这么好,眼看就能有个好收成了,没想到遇到这种干旱的鬼天气,我们的想法是能挽救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能保住一亩是一亩。”曾令全说。
了解情况后,向明当即给县供电局的负责人打电话,很快,供电部门就给答复:这两天就安排人员来安装,确保不影响水稻灌溉。
向明介绍,湄潭县是此次贵州特重干旱的县份之一,自今年7月5日之后就没有下过一场雨,烤烟、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受损严重。
旱情发生以来,在全县15个乡镇的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总是和农民在一起,他们或是指导抗旱、病虫害防治,或是解决老百姓棘手的问题,他们的出现,让老百姓增加了抗旱的决心,看到了抗旱的希望。
湄潭县县长杨游明介绍,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此次受干旱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坡耕地、远离水源的地方和旱地作物。近年来,湄潭县下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坡耕地基本上都实现了退耕还茶和退耕还果,在坝子地区和有水源的地方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从而保障耐旱作物耐得住旱情,粮食作物保得住收成。
“有些地方在不该种粮食作物的坡耕地、长旱区种粮,加上对应对干旱的准备不足,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调整不到位,遇到这样的旱灾之年,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杨游明说。
由于当地每年都要发生干旱,近年来,湄潭县下大力气,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一批山塘水库和小水窖,提前安排蓄水,对用水进行合理调配,为干旱重灾区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和输送保障。县财政每年都在防汛抗旱的重点乡镇补贴农户购置农机具,为抗旱提供了装备保障。
针对鱼泉、洗马、兴隆、石莲等受灾严重的乡镇,湄潭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灾情严重、受灾群众集中的地区,到村到组、到田间地头、到水源点,协调解决基层抗旱救灾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组织力量挨家挨户排查群众饮水情况,确保群众的饮水;各乡镇要提前谋划秋冬种农业工作,做到大季损失小季补,对因干旱造成绝收的地块,及时补栽种时令蔬菜等短平快作物,限度弥补灾害损失,可能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灾害之年减产不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