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的农机跨区作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一、单县农机跨区作业现状
单县的农机跨区作业,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成熟。由原来的夏季小麦跨区机收到现在的夏季小麦机收和三秋玉米机收,由原来的单一作战到现在的兵团集体作战,由原来的仅跨河南省作业到现在的跨越十多个省市,包括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安徽、内蒙古、湖南、湖北、天津等省市。跨区作业战线逐步拉长,作业面积加大,跨区作业的队伍逐步壮大,跨区作业农机手的收益逐步增加。跨区作业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单县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形式
一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单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共有合作社87家,示范性合作社10家,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跨区作业队伍是跨区作业当中的主要力量。
二是农机中介组织的跨区作业队伍。在农机市场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不少农机中介组织,在跨区作业过程中,他们通过联系作业市场、作业机手,促成双方签订合同,成为跨区作业的一支力量。
三是农机户自发组织。在跨区作业队伍当中,很多是由邻近或者有亲属关系的农机户三三两两组成的,他们以家庭式的组织形式南下北上,这种形式简单,机动性强,是农机户跨区作业的一种自发形式。
三、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性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在跨区作业的队伍当中,很多是因为地缘或者亲属关系组成,多为三两个人,在跨区作业当中,这种形式较为简单,作业较为盲目,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农机合作社组织的队伍,一般人数较多,分布较广,难于很好得服务和管理。而农机中介或者经纪人,由于经验不足、素质不高,造成作业价格等纠纷,影响了农机手作业进程。
二是作业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随着跨区作业的普遍,跨区作业农机手数量逐渐增多,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抢占作业地皮、压低作业价格等影响跨区作业市场的行为,降低了农机手的收益,影响了跨区作业市场秩序。
三是农机手的收益持续下降。随着跨区作业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加入到跨区作业的队伍当中,加剧了跨区作业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油料价格持续攀升,增加了作业成本。而由于竞争的缘故,作业价格很难提高,甚至会出现压低价格的现象。
四是农机手综合素质不够。农机手由于缺席培训课程、文化程度低等缘故,一般只会操作整机,而在出现故障时很难立即找到维修人员,影响了作业进程和收益。
五是对跨区作业农机监管力度不够。部分跨区作业的农机出现无行驶证、无驾驶证、无牌照、无跨区作业证、无检审的现象。
六是纠纷得不到合理解决。在跨区作业过程中,因为作业面积、作业价格、沟通不到位,农机手往往与当地农民发生纠纷,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由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往往得不到合理解决。
四、农机跨区作业的建议
一是政府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各级政府内部都成立农机跨区作业领导小组,负责跨区作业的领导、服务工作,协调好本地农机手与外地农机手、本地农民与外地农机手、本地跨区农机手与当地农民之间关系。同时与交通、公安部门联合,共同做好当地、跨区作业地点的公共秩序、交通等工作。
二是建立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直通车正在建设完善当中。以乡镇、县为基本查询单位,每日上报已收割面积、县域内农机保有量、种植面积、拟引拟派机械数量、天气状况等信息,信息逐日更新,除在网络上更新外,还通过手机短信息形式发送给县域内作业的农机手。
三是开展培训、检修。在跨区作业前开展培训、检修工作,做到有备无患。主要通过集中培训形式,邀请农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专家现场讲解收割机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排除方法,邀请农机合作社当中的老农机手讲解跨区作业的经营方法。组织人手逐台检验跨区作业农机,确保农机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跨区作业当中。
四是开展农机保险。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农机手在跨区作业前办理收割机、驾驶员保险,以减小农机手损失。在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时,通过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合理解决,可以做好责任认定、赔偿事宜,促进跨区作业健康持续发展。
山东单县农机跨区作业调研分析
2013-08-20
山东农机化10030
核心提示: 单县的农机跨区作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迈进。一、单县农机跨区作业现状单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