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走出去”优势多
(一)多年对外援助提供了合作基础
今年中国佛教代表团向缅甸农民捐赠农机(点击查看详情),增加了缅甸人民对中国的友好关系。其实中国一直以来经常帮助东道国建设农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提供农机农具、排水灌溉设备、农产品加工设备、良种、农药和化肥,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开荒种田、试验和引进粮食作物、兴修水利工程、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业人才等,巩同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的友好合作关系,树立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合作基础和政治优势。
中国佛教代表团向缅甸捐赠农机
(二)我国具备了走出去的综合实力,政府政策保驾护航
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曾经表示表示,在国内农业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农业企业应该寻求海外扩张。中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中国几千年农业文化的积累铸造了我国农业特定领域的技术优势。此外,中国农业发展阶段及市场环境与大多数发展中较为相似,因此,农业技术、农业机械以及农业管理经验对东道国市场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与东道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进行简单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就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
2001年l2月,财政部投资建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台了农产品出口特别险,对出口企业提供40%的保费补贴,并从2005年起开始发布《风险分析报告》,对联合国认定的全球l91个主权进行风险状况评估。2007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外汇交易储备并为海外投资项目提供专项贷款。
中国代表团去非洲考察
(三)东道国具备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发展需求迫切
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以及东欧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加之土地、劳动力成本低,与中国农业条件形成有利互补,非常适于农业发展。2009年,非洲可耕地面积为2244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23公顷;南美可耕地面积为l1275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32公顷,均高于中国的0.085公顷;东南亚的越南、缅甸等也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与此同时,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东欧各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秩序日趋良好,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各国逐步把吸引外资加快农业发展提上议事日程。例如大多数非洲对农业机械设备及农用生产资料进口实行免税、农用燃油退税等优惠政策,表现出对发展农业的强烈意愿和积极性。赞比亚农牧部高级官员就曾经表示:“赞比亚是一个传统农业,农民占人口80%以上,各类农业设备对赞比亚来讲都有非常大的缺口。赞比亚政府欢迎更多中国投资者来赞生产和销售农机设备,提升当地农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点击查看详情)
(四)发达投资结构性调整为我国农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国际条件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不断出台促进本国内投资的政策,导致全球资金的回流母国,减少了我国农业海外投资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的竞争压力,同时为投资高工业化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国创造了条件。
金融危机促使美元对人民币保持贬值趋势,降低了我们为农业“走出去”的成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危机都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利率、货币贬值,以刺激经济的恢复,东道国低利率的政策会降低直接投资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