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河南登记在册家庭农场超4000家 资金短缺成隐忧

   2013-12-04 东方今报李凌8220
核心提示: ■政策提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
  ■政策提示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来说,鼓励、支持发展家庭农场,早已是先行先试之举。今年10月11日,省工商局又发布《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确定我省家庭农场市场主体地位,允许经营者申办个体户、有限责任公司等。目前,河南已有4000多家经过登记的家庭农场。他们的经营状况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前景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两个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之路

62岁的许万友是商城县双椿铺镇宋岗村地地道道的农民。2008年,他承包了60亩农田,动员两个儿子和女儿、女婿齐上阵,成立了友信农机合作社。几年下来已经拥有20余台农机,现在流转了1500多亩地,投入了200万元,今年夏天又扛回了“亿科家庭农场”的牌牌。

这些地主要种植稻谷,每年能收获100多万斤粮食。农忙时节,他的两个儿子和女婿开着农机奔赴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收割,一趟跑下来,每台农机能挣10万元左右。

“今年虽然遇到了干旱,但收成还不错。”许万友表示,“鼓励搞家庭农场,这现代农业不但有干头,有赚头,将来更有奔头。”他这还不算大户。

息县彭店乡的柳学友流转一万多亩地,还有储量7万亩地粮食的大粮仓,多次被省、国务院授予种粮大户,是名副其实的“农场主”。

2001年,柳学友看到村里不少耕地撂荒,就承包了几十亩。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他的承包规模逐年扩大,如今已流转土地16600亩,占息县全县耕地的百分之一,有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70多台。实现了从整地、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今年6月,他领到了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

在柳学友家庭农场的管理团队里,妻子何明珍是河南十大种粮女状元,儿子柳林也是能操作各种农机的好帮手,还有一名大学生和十多名长期招用的农民工。过去主要种植优质有机小麦和玉米,近年来发展了大面积的红高粱,并和几家大酒厂签订定向种植合同,粮食收入达到2700万元。

没有钱又贷不到款发展乏力

许万友和柳学友经营时间长,经验丰富,赚到了钱。对今年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家庭农场主来说,一切还在探索中。

今年2月,洛阳孟津农民陆利峰从孟津县工商局拿到“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他的“农场”成为我省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

陆利峰是地道的农民,早年曾在甘肃、青海做小生意,去年听说村里有500亩土地要对外承包,他便以500元/亩的价格承包了下来,种植了200多亩的黄豆,还栽种了法桐、国槐、垂柳等树苗。他还打算面向城市居民提供菜地认领、采摘体验以及烧烤、露营服务。

目前,他已投资100多万元了,这是他的全部家当,但后续的投入至少还得100多万。资金成了困扰他的大问题。因为没有抵押,也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

其实,这几乎是所有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遇到的头等难题。漯河市郾城区家庭农场主王灵光有相似遭遇。由于没有资产抵押,他依靠政府扶持,才拿到一些无息贷款,但也是杯水车薪。“银行对农业贷款是只喊口号不办实事,外来资本又持观望态度。”他介绍,“我们流转了16000亩地,自营4200亩,想有大的发展,但没有钱。”

一天200元也雇不到年轻人收大蒜

“我经营了十几年,直到去年才找到了盈利模式。种植一般的作物不赚钱,直到种植高粱,年纯收入才到了500万元。” 柳学友认为,家庭农场发展慢有三大原因,一是大规模种地缺钱;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差,保险跟不上,种粮风险太大,2011年的大旱,让他亏了70多万元;三是缺乏技术人才和劳动力。

“在邻村很好租地,缺的是人,在家务农的青壮年。”陆利峰也表示,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收获大蒜时,一天工资能达到200元,来的都是60岁左右的。”

不过,王灵光已经感受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的威力,“最近,已经有外来资本找到我们,希望和我们合作,说在农村产业化经营方面,家庭农场这种模式最有活力。”王灵光说,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我们就会和这些外来资本合作,“家庭农场的春天要来了。”

专家观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显示,种植经济作物的规模不低于170亩,种植粮食作物的规模不低于300亩,这样的农业规模才具有国际竞争力。农业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并列,成为承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载体,是一个政策突破,为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明确方向和要求。

——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

◎河南流转土地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愿意去流转,甚至流转来的土地也不会耕种。家庭农场这一概念,代表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但现在农民缺的是种粮素质,科学种田的本领不够。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

权威声音


河南省正研究家庭农场的贷款政策

目前,河南土地流转的比例只有20%,比较低,对发展家庭农场肯定不利。省农业厅相关人士介绍,土地流转是解决农业机械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优良品种最快推广的出路,但土地流转如果大部分是短期的,家庭农场就难有专心经营的积极性。另外,我省对家庭农场还没有统一的贷款政策。不过,目前,省里对此也在进行研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