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农机维修太难,家电坏了有人修,汽车出了问题既有“4S”店,还有修理厂,可农机坏了却不知上哪儿修。”
最近,记者对农机发展进行了采访,群众在大赞农机带给农业生产便捷的同时,也道出了愁心事。
售后服务落实难
随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产品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的农户拥有了农业机械。但随之而来的农机维修难,成为农民在使用农机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成为农机推广中一个绕不过的障碍。
11月21日,崇信县木林乡木林村农机大户陈效林打来电话向记者询问,平凉城区有没有农机维修站,他家的播种机出了点问题,可是这台机械是外省产的,在崇信县没有售后服务点,返厂修理费用太大,自己改装又没能力。
记者了解到,在农机使用中有着与陈效林类似苦恼的农民还真不少。
当前,我市农机售后维修服务存在的主要困难就是大型售后服务点少,部分生产厂家将售后服务委托到一些小修理点,技术含量低的修理还能完成,但整体修理质量不高,因修理质量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另外,农机售后服务点多建在县市一级,不能深入到乡村,农机维修难上加难
期盼农机“医生”下乡来
农机维修工作直接关系到生产作业成本和农民收入,做好农机维修工作,确保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是保护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保证。
从2002年开始,大力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大型高新农业机械走红乡村。但这些农机的维修服务、配件供应都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承担的。由于各生产企业技术特点和设计差异以及核心技术的保密,使得高新农机使用维修服务不到位,农机具维修保养周期长,时间跨度大。
农机户盼望着农机“医生”能够下乡来。灵台县龙门乡党委书记郭红兵对记者说,在农闲时季,各农机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能不能也“深入基层”、一方面修理故障农机,另一方面也向农民传授农机使用和保养知识。
泾川县党原乡柳寨村农机大户郭宁生家有两辆上海纽荷兰“550”型拖拉机.他告诉记者:“如果厂家维修服务能做到随叫随到,并且能教给我们一些维修保养的知识。那我们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希望创新服务模式
记者发现,我市一些大型的汽车销售公司会开展“保姆式”售后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受到用户的欢迎。
面对大型农机售后服务程序复杂、维修困难的问题,许多农民也希望能够参照其他行业的“保姆式”服务思路。投资建立收割机、插秧机及大型农机维修培训中心,增加技术人员与设备,确保维修人员能在农民有需求时时间赶到现场。
许多农民还希望,厂家或者政府能不能实行农机政策性保险补贴。“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经营农机因事故返贫的例子使我很重视农机保险。去年我买了收割机后找保险公司投保,但农机保险保费低、人员分散,人家没有积极性。”“但许多农机户认为在自家门口从事农田作业,保不保无所谓,怕交费。希望能补贴一定比例农机强制保险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致富。”农机大户陈效林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