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2014年农机化目标,吉林省农机系统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1.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争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亿元以上,在补贴种类、补贴重点、补贴额度、补贴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引导,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发展大马力拖拉机机、玉米收获机、水稻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急需、关键和薄弱环节农业装备,大力扶持、优先满足种养大户、合作社和专业农场对购机补贴的需求,使其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装备示范和引领规模型农业,加快土地流转。落实政策,推进操作方式创新。加强宣传,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延伸绩效考核管理和廉政风险防控。
2.全面推进农作物全程农机化作业示范村建设。以整村整社推进为突破口,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全程农机化建设专项资金、省部级农机化项目的扶持和引导,扩大主要农作物全程农机化作业村、乡(镇)和面积,促进各类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确保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基础支撑更加夯实有力。2014年全省拟建设100个整村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农机化作业示范村。
3.大力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和全程农机化工程建设扶持,继续在全省重点优先补贴三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全省拟新增三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收获机3000台,二行以上玉米收获机6000台。力争玉米机收水平达到5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
4.加快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程。积极争取,力争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政策,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的模式,全面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农机深松补贴资金,从2014年起将"深松"作业补贴资金全额转变成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对免耕播种机具、秸秆粉碎还田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加大补贴力度。力争2014年秸秆粉碎还田、深松免耕作业面积达到500万亩。推进玉米机械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同步协调发展。依托省内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和相关科研院所,进一步探索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模式。
5.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现代农业农机化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试点,争取专项资金和金融信贷支持,在全省建设100个高标准现代农机合作社,重点完善和提升机具装备、场库棚、技术队伍、生产能力、经营管理等相关软硬件设施,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区域合理分布,并以土地租赁、承包、托管、入股等形式流转农民承包地,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拟创建一批星级农机合作社,全省50万元以上农机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发展到6500个。
6.围绕"突出发展特色型农业"促进经济作物生产加工机械化发展。2014年把人参、食用菌和辣椒作为主攻点,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建立示范点等形式,力争在种植、收获机械化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先进农机装备在促进特色农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生产加工中的重要作用。
7.继续开展农业机械融资租赁试点工作。总结长春、松原和白城地区试点工作经验,2014年在全省全面推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购置补贴融资渠道,缓解农民(合作组织)购置农机具自筹资金的压力,培育和发展农村融资租赁市场,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8.深化农机教育培训行动,加快队伍建设。一是培训农机化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培训农机驾驶员,特别是培训新购机农民、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高秆施药机操作人员。三是培训农业机械维修人员。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省、市、县层层开展培训,对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分类指导,零活多样、简便易懂、无偿免费为原则。
展望未来,我国农机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当前及今后10年,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发展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化对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机产品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