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农机合作社将成为现代农业的新主体

   2014-03-07 中国农机总网6660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机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的服务组织,需加紧改革力度,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全新主体。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遵循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个人或团体提供服务的组织。      

 

那么农机合作社为了促进农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助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全新主体需要在哪些方面做些努力,下面就来阐述一下。      

 

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劳动过程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载体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以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经营农业的过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劳动过程机械化是其最大特征和最基本的载体。

一是合作化解决规模经营问题。将这些分散的土地资源和单一的农业机械有效整合起来,培育与规模化经营相适应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集中解决好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生产问题,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经营风险防范能力,还能够推动农业机械化尽可能地覆盖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并为农业生产合力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全过程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二是机械化为先进农艺提供全新载体。先进机械化与农艺技术的融合推进,明显加速了一些生产环节农艺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使多道工序的农机作业得以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机利用率,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集成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三是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加载到农机合作社上去。相对于个体农机手,农机合作社在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以及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等方面,均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二、把农机合作社建设成为高素质的农业"双主体  

   

随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需要,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引导合作社加速自身发展,由单一的农机服务向农机服务与农业经营并重转变,将其打造成高素质的农业"双主体"已是大势所趋。

 

一是加强农机合作社"双主体"建设作用明显。充分发挥其组织化程度高、农业技术装备有力等优势,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机农艺融合进程,推进农业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跨越。

 

二是先进的农机装备和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机结合将产生故事无数。先进的农机装备是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必需的物质技术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则是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支撑。

 

三是"双主体"功能拓展前景看好。农机合作社本身充满民主色彩,且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为农机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最佳土壤,加之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广大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连片土地,又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采取最务实的措施推动农机合作社加速发展      

 

当前,农机合作社从思想认识到实际发展,从内部运作到外部环境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要实现农机合作社的高效和规范化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需形成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

 

一是政策上要有照顾性安排。争取省级政府出台指导性意见,明确合作社的认定和建设标准,并制定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

 

二是管理上要规范化推动。各级农机部门要主动作为,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规划,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出台农机合作社管理章程,引导农机合作社及其社会化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公共设施上要积极建设。加快基层农机推广服务队伍建设,改善基层农机推广服务机构的办公条件,理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管理体制,为农机合作社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提供技术指导。      

 

农机合作社必须自觉顺应新形势新要求,鼓励并引导农机手和农机大户、农民和种粮大户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进来并实现做大做强,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全新主体。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