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农机化管理部门按照“跟进行业,服务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化发展的引领作用,规范补贴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延伸绩效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深化服务理念,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挥了较好效果。全年落实中央及市级补贴资金合计1.83亿元(其中中央1.1亿元,市级0.73亿元),比2012年补贴额增长9.58%。新增农机设备6794台套,新建果蔬保鲜库3.5万平方米,补贴机具种类涉及到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田园耕作机、温室卷帘机、畜牧养殖等农业机械,受益农户新增5000余户。
改善农机装备结构
近年来,京郊虽然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使粮田面积大量减少以及机具结构调整使大量老旧拖拉机、收割机和运输机械等退出作业市场,致使农机总动力和总数量呈逐年减少的状态,但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大型先进的机具不断增加,促进了全市农机整体装备结构的改善,农机低劣差的情况得到较大改善。初步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市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为6461台,同比减少了965台,降幅为13.0%,但2005年以来补贴购置的大中型拖拉机就达到4854台,占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的75.1%;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也从1130台减少到888台,但是2005年以来补贴购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了409台,占保有量的46.1%,使得多年来老旧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占80%以上的状况得以根本性改善。同时,为促进玉米机收技术的推广,从2009年开始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快速提升,到2013年底增至1056台,其中2005年以来补贴购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达1040台,占保有量的98%,高效高质的机械对玉米机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13年全市玉米机收占可机收面积的比例达到90.3%。
与此同时,适应北京现代农业发展的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机械不断增加,有效推动了各产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粮食生产高产高效
2013年用于大田粮食生产机械的补贴资金为4178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22.8%,新增30马力以上拖拉机580台,小麦、玉米收获机176台,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了粮食颗粒归仓,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减少传统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棒后还需要人工剥皮的烦恼,2013年北京市拿出补贴资金1400万元,新增的120台玉米收获机全部带剥皮功能,直接收获不带皮“光溜溜”的玉米棒,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许多地方出现了传统玉米收获机无人用、只等新型玉米收获机作业的场景。初步估算,2013年使用新型玉米收获机作业面积达到20万亩,如果雇工剥皮每亩需100元以上,增效明显。顺义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通过配备大型先进联合整地机、激光平地机、抛肥机、高地隙植保机械等精良农机装备,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高端高效机械化作业,促进了示范区粮食高产优质,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
菜篮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北京市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快了装备结构的调整力度,用于“菜篮子”生产资金比例不断增加,促进了“菜篮子”生产农机装备数量大幅增加,进而推动了生产方式改革。2013年用于“菜篮子”生产农机装备补贴资金达到1.3435亿元,占到补贴资金总额的73.4%,其中设施农业机械补贴资金5967万元,约占总补贴资金的32.7%;畜牧养殖机械6011万元,约占总补贴资金的33%;水产养殖机械补贴资金1457万元,约占总补贴资金的8%。
一是服务畜牧产业发展,促进养殖集约化。2013年用于畜牧养殖机械补贴资金为6011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32.8%,新增五列四层肉鸡笼养养殖成套设备2套,重型转盘式和重型并列式挤奶平台4套,TMR立式自取式饲料搅拌机6台,智能化养猪成套设备3套。奶牛养殖场TMR立式自取式饲料搅拌机可提高饲料利用率20%以上,饲料加工效率是原有设备的3倍,大大提高了奶牛场高效、精确饲养水平。五列四层“楼房式”肉鸡养殖设备采用全自动喂料喂水、清粪和环境控制系统,年出栏肉鸡240万只仅需8个人工,人均30万只,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19倍,有效实现了肉鸡养殖的智能化和高效益。智能化奶牛养殖、肉鸡养殖以及智能化养猪设备的不断引进,大大推进了畜牧饲养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养殖、农民高收益。
二是服务蔬菜产业发展,促进设施机械化水平。2013年用于设施农业设备的补贴资金为5967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32.6%。全市新增微耕机1134台,卷帘机2115台,卷膜机2830台,新购置果蔬保鲜库3.5万平方米。为打造都市型标准化设施园艺园区,对全市25个蔬菜标准园配备设施深耕机、育苗播种机、电动卷帘机、电动卷膜机、精准注肥机、高效打药机、减力输送轨道、温室环境监测及自动控制、物理增产、果蔬保鲜、废弃物处理等七大类二十多种机械设备,有效解决了设施园艺园区生产中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通过现代农机装备的高效作业和自动化控制,实现了蔬菜标准园区的规模化种植、现代化装备、标准化生产、安全化控制。近几年补贴的果蔬保鲜库,有效地解决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保鲜贮存问题,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供应,同时通过错季、错峰上市,即生产的蔬菜、水果和干果等价低时进库保鲜,价格高时出库上市销售,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明显。比如密云县果农使用保鲜库存储青皮核桃,保鲜库每平米平均可为果农增收1667元。
三是服务水产养殖业发展,促进养殖工厂化。2013年用于水产养殖机械设备补贴资金1457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8.0%,重点用于推进高端高效工厂化养鱼。位于通州区的金福鱼汇工厂化养殖基地采用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共有4个养殖车间,每个车间3000平米,共安装了4套超高密度养殖系统,养殖密度达80公斤/立方米;6套矩形一元化养殖系统、4套环形系统,养殖密度达40公斤/立方米,配备了包括增氧系统、自动调温系统、自动投饵系统、视频监视系统、酸碱调节系统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化设施。这些现代设备的应用提升了整个养殖场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安全高效的养殖生产,而且实现了高端品种南鱼北养,效益明显。
促进种业园区建设
为将北京打造成“种业之都”,北京市在通州区启动了“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规划15000亩,二期规划30000亩。2013年为通州国际种业园区补贴小区播种机、脱粒机、收获机及测产系统等种子生产成套设备595万元,加上以前补贴的大型成套种子清选、烘干设备,不但彻底实现了种业园区种子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而且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原有设备相比,可节省人工1395个(从1550个减少到155个),按每人每天工资80元计算,每天可节省人工开支11.16万元。另外,这些设备的运用可以有效保证种子质量,为将北京发展成为“种业之都”做出了农机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