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中国农机工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

   2014-04-22 《农业机械》杂志9380

新时期的发展思路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元恩名誉会长曾说过,未来一二十年仍将是中国农机工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将迎来新的10年,甚至20年高速发展期。但是,中国农机 工业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才能继续前行。
 

当前,中国农机行业已经到了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时候,3大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已经基本完成,应该着手经济作物机械化。国际农机巨头,迪尔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尝试推广其棉花、甘蔗等全程机械化产品。国内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也已开始进行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领域的研究。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还很低,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要有上千种机械。凡是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的作物就有必要研制专用收获机械,未来10年,林果菜蔬业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都将会有大发展,但是难点是山区机械化。
 

在科研方面,中国农机行业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科研单位、科研人员不专心搞科研,而是都在跑项目,呈现出科研项目商品化的趋势,即便是已经研发成功的科研项目能实现产业化的也比较少,未来必须要产学 研用相结合。尤其是制造行业涉及到材料、工艺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都是中国的短板,尤其是基础学科更是欠缺。科研项目除基础研究外应该改审批制为奖励制,研发成功新产品或产品有社会效益后才给予奖励。
 

近两年,国内农机企业在装备制造等硬件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像中国一拖、常发集团等一大批企业都进行了大量的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很多企业也因此尝到了甜头,生产制造的零部件在标准化、互换性方面取得突破,在售后维修服务中直接换件就能立刻解决问题。有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他预计10年后,中国农机制造水平基本能达到欧美主流农机企业现在的制造水平,中国农机市场依然是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并存的状况,一大批本土企业将迅速崛起,但他们的创新能力跟外资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以环保发动机为例,现在本土企业试制几台发动机没问题,但是大批量生产后就无法保障质量,而且核心的电控技术依然要靠进口。电控技术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节约燃油、降低排放的目的,但是,目前国内企业涉足电控领域的还很少,有个别企业生产了样机产品,距离批量化生产还有很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本土企业跟外资企业相比,既有技术实力的差距,也有管理水平的不足,必须要尽快实现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
 

应该说,中国农机工业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突破目前的产业层次,进入高端市场,进入高端产业层级。首先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目前,我们还可以购买到一些国外技术,但这条路走不长。必须建立一套自主研发体系,补足自主创新这堂课,使自己在技术上真正强大起来。其次是提升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制造能力很强,但利润非常薄。应该从销售产品向销售服务转变,提供一整套能让农民用户发家致富、增加农业产出的系列化装备、模式和服务,商业模式的转变,利润空间会大大 提升。再次是品牌建设。中国的农机企业善于价格战,,利润很容易被消耗掉。但是要长期生存和发展,惟一的办法是品牌建设。品牌和附加值是连在一起的,品牌越好附加值越高;品牌好到一定程度,价格高低就不那么重要了。当然,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培育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此外,企业的战略问题和决策体制建设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战略问题不仅仅是要制定一个战略规划,而是企业发展必须有战略方向和战略的意识。我们很多农机企业,今年产值达到100亿元,明年的目标就是要达到150亿元甚至更高。跨越式发展对农机企业来讲是不科学的,做企业要踏踏实实,要有长远的战略方向和战略意识。有的企业不愿意受战略和规划的约束,总是希望在市场上抓机会,放手一搏。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对大企业非常不利,因为大企业一定要靠战略去导向,大企业一定不能单靠抓市场机会去发展。如果今天抓一个,明天抓一个,几年之后大企业的定位是什 么、发展方向是什么就都不清楚了。
 

中国农机工业面临的问题依然是产业升级,如何从低技术、低利润中脱颖而出值得每个企业家和行业人士思考。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网络、服务,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项出现“短腿”都可能会拖累企业发展,改变这一系统的途径就是提升管理水平,我们认为中国农机工业的管理红利拉动发展期已经到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