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安徽:三大“拦路虎”困扰“农场主”

   2014-05-13 安徽省农机局5090
核心提示:2014年,安徽省合肥市家庭农场注册数目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股“家庭农场热”的背后,中安在线记者采访发现,用工难、融资难、租金高成为困扰“农场主”们的三大难题。
 
家庭农场机械化(资料图)
 
        2014年,安徽省合肥市家庭农场注册数目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股“家庭农场热”的背后,中安在线记者采访发现,用工难、融资难、租金高成为困扰“农场主”们的三大难题。

     用工难

       承包面积大了,干活的不好找


       潘英友的家庭农场已全部实现机械化,遇到农忙时或机械无法处理的拐角地带,他仍然需要10名左右的人工帮忙,而到农忙时10个人都很难找到。

       王守森承包的土地从几百亩,扩大到如今的2200多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农村基本没合适的劳动力。”王守森说,他曾想过请打工的人回家帮忙,但没人愿为几天短工来回奔跑。

       人难找,成本自然也高,并且每年都在上涨。王守森统计过,用工成本基本占到总成本的20%左右,而在几年前这一比例还在10%多点。

       蒋秀芝的农场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草莓生产都是人工作业,目前她的农场要保持50人左右,忙时还需要增加人手,人工成本在经营成本中排第二位。“从我的经验看,粮食种植要解决用工难还是要实现机械化,或者在家乡形成相关优势产业,留住劳动力。”潘英友认为,实现这些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融资难

       投入资金太大,融资额度太小


       融资难是继“用工难”之后,被农场主们提及的第二大难处。对于先期投入巨大,回报很慢的种粮农场主来讲,困难尤为显着。

       王守森去年才添购了烘干机,去掉30%的农机补贴,自己花了30多万,新建的3600平方米的仓库花了200多万,手头的资金基本被花完。

       王守森想去银行贷款,农户联保方式是农户常常采用的融资方式,然而其贷款额度较小,往往只有5万~20万元,实际能贷到的也才10万,远不能满足要求。

       随后,王守森找了几家商业银行,都需要进行抵押贷款,但额度依然在20万以内。王守森觉得抵押了才贷20万,还不如找亲戚朋友借的钱多。

       租金高

      土地规模越大,经营成本越高

       蒋秀芝想继续扩大草莓的生产规模,但又有些担心,周边土地紧张不容易拿到地。而且土地租金连年上涨,扩大规模将直接拉高农场的经营成本。“
2009年时每亩地才450元,如今涨到了1000多元。”蒋秀芝告诉记者,这几年,土地租金涨幅特别大。

       “鼓励土地流转,使得土地租金不断上涨。”王守森的2200多亩土地,合同一直签到2025年,但3年就要涨一次租金,今年年后才涨了150元,达到每亩500元。由于承包得早,这样的租金并不算高,但是面积大,也使得他租金成本压力很大。要是每亩“涨到600块钱,就真的不剩多少利润了。”“租金的形成是完全市场化的,由流入方直接和农户谈价格。”庐江县农委主任陈宗泽认为,家庭农场成立之初,不要贪大求全,规模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确定。

       延伸

       家庭农场不能“换汤不换药”


       从2013年3月到去年底,合肥家庭农场数为643个,然而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变为988个,相当于每月有110多个家庭农场完成注册。

       2013年3月份,安徽省合肥市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家庭农场发展,“计划今后五年,全市每年新增300家家庭农场,力争到2017年,全市家庭农场总数突破1500家。”五年规划,一年时间已完成了三分之二。

       从事农业种植十多年的潘英友感觉,好像一夜之间大家都换了身份,“都互相以农场主相称。”潘英友说,这仅仅是确立一个市场主体身份,其实他们与真正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还有不少距离。

       安徽省合肥市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李俊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因为没有相对统一的规范和可资参照的经验,他们在探索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有些迷茫。
 
标签: 安徽 家庭农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