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田东一样,各地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都得到政府各级部门的极大重视,也凝聚着多方心血,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比如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靠天吃饭”状况正在缓解。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设施完备的高标准农田比重稳步提升,2012年示范区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2724万亩,比上年增长9.8%,“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机下田”的田园格局越来越多地在示范区出现。
机械化程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准之一,示范区内农业机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替代了人工作业,具有先进水平的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大中小型农机装备快速普及。2012年示范区农机总动力超过14329万千瓦,平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6%,比平均水平高约15.6个百分点。153个示范区中,北京市顺义区、黑龙江垦区等示范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5%。
现代农业发展是伴随着信息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如今物联网等信息化设备被逐步应用到示范区设施农业生产,电脑农业、智能农业、精准农业不断加入到农业产业行列。
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和红星农场大力开展基于GPS定位的数字化农机装备应用,实现了对收获机产量监测、大型变量施肥播种喷药、自动驾驶,大幅提升了农机作业效率;湖南省屈原管理区种粮大户购置了三角翼植保飞机、稻谷烘干机、精米深加工等设备,实现了稻谷收购烘干全程不接地。
现代科技成为提升示范区现代农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2012年,示范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水平达到58.7%,比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甘肃省西安市安定区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面积达到127.7万亩,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71.3%,马铃薯为农民人均年收入贡献2600元,占到农民收入40%以上。
在示范区内,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扩大,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达到50人,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有所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