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2.6亿亩,机收水平超过49%。我国玉米机收水平至此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进入了持续快速推进阶段。
国内玉米机械化的快速增长,令许多国内外企业一拥而上,争先分食这块甜美的蛋糕。在繁荣的表象背后,有关市场上大多数玉米机技术水平落后、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不到位的讨论亦甚嚣尘上。国内玉米机械化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玉米机的研发推广存在着哪些难点?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鱼龙混杂的玉米机市场?近日,记者怀抱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
顺其自然,亦属必然
目前,我国玉米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方面均已成为大作物。可以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玉米机械化收获尚未兴起的时期,农民往往带着皮手套,利用工具在田间进行辛苦的人工收获。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的农场出现大规模的归并风潮,在支持大型农场的背景下,美国的玉米收获很快实现了的机械化。同时期,玉米仍然是我国人民主要的口粮。由于当时国内的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在农村有比较充裕的劳力,加之工资水平还并不高,即便以人工来收获,亦相对有一定的经济性。彼时,中国农机院与赵光机械厂合作研发出了4YW-2型玉米收获机,该机采用牵引式卧辊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收获效果。这是中国的代玉米收获机产品。
进入八九十年代,老百姓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步对肉、蛋、奶有了更多的需求。1988年,为了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菜篮子工程”开始实施,食品供应逐渐丰富。加之经济条件的飞速发展,玉米作为口粮的功能开始被渐渐地弱化。这样的变化轨迹与其他的规律保持一致。
由九十年代开始至今,中国的玉米种植和利用逐渐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玉米开始不仅仅承担作为食物的功能,同时,它也成为了饲料粮的主要来源,以及重要的工业原料。多种用途和功能的广泛拓展,将玉米的地位推上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玉米在黑龙江农垦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作物。自九十年代起,在玉米作物功能性的拓展,以及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人员短缺大背景下,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需求迅速凸显出来。不过,更为迫切的机械化需求发生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作为促进国内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先头兵,籽粒型玉米机的快速发展,推动华北的部分区域实现了由“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农艺制度的重大变革。这是玉米机械化发展对我国农业的一项重要贡献。
除了对玉米籽粒的机械化收获需求以外,从九十年代开始,在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对于玉米秸秆的处理需求。随着不同地区对玉米机收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我国的玉米机产品慢慢形成了两大技术路线:一是随着摘穗工序的进行,将玉米的芯轴、秸秆等进行联合收获的穗茎兼收型玉米机。这种机型目前仍然在市场上需求旺盛,同时也是许多生产厂家及科研院所的主要研发方向;二是直收脱粒型玉米机。这种机型在欧美、澳洲已经得到成熟的发展。而我国的黑龙江、新疆的一部分地区及黄淮海地区,对这种机型的需求也已经产生。目前国内几家主要的玉米机生产厂家,已对直脱型玉米机进行了投入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