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农机欢唱水稻生产线

   2014-08-05 新华网7550
核心提示:  时下,正值夏收时节,热风吹雨,暑气逼人。在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合作社的室内晒谷场,车来人往,热闹非凡,自动烘干机
    ———记桂平市石龙镇新村祖孙三代推进水稻生产

    时下,正值夏收时节,热风吹雨,暑气逼人。在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合作社的室内“晒谷场”,车来人往,热闹非凡,自动烘干机正吞吐着刚割下运来的湿稻谷。这是农业机械化给农民带来的福祉。

资料图
 
  新村党支部书记戚应贵说,这新气象是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也归功于杨伯安祖孙三代的持续发力。
 
  杨伯安:实现犁耙机械化
 
  杨伯安现年80多岁,古铜色的脸上留下了岁月风雨侵蚀的印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不久,翻身得解放的杨伯安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参加抗美授朝、保家卫国的战斗,战争结束后解甲归田。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勤劳的杨伯安一家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时任村委干部的杨伯安没有满足,决意要当勤劳致富的领头羊。当时,荒地多,村里规定,谁开荒归谁。那几年,他带领全家起早贪黑开荒造田。几年下来,全家水田面积达200亩,加上后来租种邻居去广东打工摞荒的水田,种植水稻面积达300多亩。这时,他投入资金购买了3台拖拉机耕作,实现了犁耙机械化。1996年,杨伯安向交售粮食50万斤,成为售粮状元,获“劳动模范”称号。
 
  杨礼忠:实现粮食加工和晾晒机械化
 
  杨伯安有5个儿子,4个外出发展,老四杨礼忠留守家中承父业。上世纪末,出现农民售粮难、粮食生产效益欠佳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现状,1999年,杨礼忠多方筹资和向石龙信用社贷款,投资150万元购进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设备,在石龙新村办起了大米加工厂,年加工稻谷1万吨,除了加工自家生产的稻谷外,还收购周边农民出产的稻谷,且每百斤稻谷高于市场价2元。初试牛刀尝到甜头后,他扩大规模,于2011年投资350万元对大米加工厂进行技改,年加工稻谷能力达到3万吨,大米畅销两广地区。
 
  农机欢唱,追梦不断。稻谷长期以来是靠太阳晾晒,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遇到沤雨天,稻谷不能及时收割和晾晒,就会沤烂或霉坏,眼看到手的果实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农民们痛心疾手。2012年,杨礼忠外出学习了解到外地的农民已经拥有稻谷自动烘干机。他去参观后觉得实用,决定投资稻谷自动烘干生产线,这年秋收,投资200多万元,日烘干稻谷120吨的生产线投产。从此,农民结束了在太阳下汗流浃背翻晒稻谷的历史。
 
标签: 水稻、收割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