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并未缩小
高元恩提醒道,我国收获机械行业应在市场较好的时候未雨绸缪,特别是要对困扰行业多年的问题保持警醒。
首先是核心技术没有完全掌握。比如究竟该如何真正实现收割机的“多功能”。再比如先进的联合收割机都已成为一个信息中枢,能够自动实现故障反馈并自动进行调整。“信息技术运用得已非常普遍。”
这一观点得到了爱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经理李迎军的认同。他告诉记者,国外收获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创新,可谓异彩纷呈,其技术现状主要体现在大型化、通用化、智能化、信息化几个方面,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李迎军说,随着以“精准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国外大马力收割机的技术发展趋势仍将沿着大型化、智能化、信息化持续地向纵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装备间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其次是关键基础部件水平不高。无论是发动机还是驱动桥等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很多所谓的创新机型也只是在老机型上做细微的变化,产品趋同跟不上市场变化。
再其次是制造与管理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行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有百余家收获机械企业,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价格竞争逐渐成为惯用手段。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行业必将发生大的变革。
最后是产业链还不完善。高元恩指出,尽管收获机械发展很快,但干燥、储存等后处理机具无法满足需求。而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机会所在。
记者了解到,随着农机行业调整期的正式到来,收获机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凸显。令人担心的是,本土品牌将在激烈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水稻收割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等重点产品几乎被日系的久保田、洋马以及美系的几大巨头垄断,留给国内企业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