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入量10公斤每秒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到大型化智能化机械为支撑的规模化农业模式的转变,是我国几代农业机械人的“中国梦”。而不论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耕作,还是丘陵地区等自然环境受限的地区,都应该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实现“文明的生活,体面的劳动”,这正是工业反哺农业的真谛。
“大农机、大联盟”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建立起来的。8月17日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农机院、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召开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研讨会,研讨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
7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牵头,正式成立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科技部等部委推动组建的首批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农业装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现有成员单位42家,其中14家骨干企业位居行业前列和专精特配套企业各具优势,规模及收入占行业40%左右,17所大学具有农业装备理论和基础研究优势,11家科研院所具备地域特色。
科技产品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400马力重型拖拉机、无人驾驶旋耕机、施药无人机、三行通用型采棉机、西红柿采收机、甘蔗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甜菜切顶机等23种代表大型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及先进适用技术方向的成果,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成果展览会上集中亮相。
这些项目都是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实施,近100家单位、1000多位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依托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国部分大马力拖拉机技术已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替代进口的条件和能力。”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元恩介绍说,联盟研发的棉花、加工番茄、甘蔗、花生、甜菜等经济作物收获技术装备,还有一些轻便型、轻简化农机技术装备,为丘陵山地主要农作物、林果经济型作业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近年来,联盟围绕战略目标,结合产业和企业重大需求,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组织实施了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大型农业动力、现代农机智能技术装备、秸秆收集固化成型技术装备等领域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总投入超过10亿元,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支持4亿多元,联盟研发基金投入3100万元。
其中在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可靠性技术与自动监测、农机装备智能信息化等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技术方面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213项,研制了多功能作业装备、农林动力机械、定位变量作业装备等159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适用农机产品,建立了150多个应用示范基地推进新产品的试验示范,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保障。
联盟秘书长、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告诉记者,如此多的项目交给联盟,充分体现了联盟运行发展的成绩,体现了联盟在推进农业装备领域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科技部对农业装备联盟的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