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再辩土改路线图 激辩“土地指标”

   2014-09-28 金融界868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柏峰考虑更多的是公平问题,“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公平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土地价格不断上升,所有人都有权利来分享‘土地红利’,现在城郊村的人只是刚好有这个机会,如果让他们因为偶然的原因占有这样的收益是不公平的,没有这种机遇的人也应该享受收益。”陈柏峰认为,重庆地票模式把远城区和近城区的农村土地都化成地票,是较为公平的做法。
 
  但是,应该优先考虑公平,还是土地集约利用,抑或是农民财产权,各方都有不同看法。在“城镇化”讨论小组内,包括陈柏峰在内的法学界学者共有三人,而且都带着不同的观点上山。来自北大法学院的凌斌认为,参与土地流转的不仅包括企业和农民,还有政府和集体,政府和集体的参与实际上便利乃至促成了供需双方的土地流转,尽可能避免了钉子户的出现。土地流转是企业、农民、集体、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土地增值收益应当是共享的。
 
  这是凌斌次来到莫干山,当看到主办方张贴出来的日程表时他有些生气,“前面都是大佬们的演讲,这都成了中年论坛了,哪里是中青年,中青年经济论坛就应该让年轻人在上面讲,前辈们在下面听。”会前一周,凌斌接到参会通知,他今年整个夏天都在研究土地制度,并写了十万字的研究报告,本以为要带着文章来讨论,但后来发现并没有人提到文章的事,还在上山的路上,他已经略感失望。
 
  激辩“土地指标”
 
  不过,“城镇化”小组讨论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参与,成为2014莫干山会议上最热闹、争论最激烈的青年圆桌。
 
  次日,讨论组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中涉及农村土地问题的内容摘出来做成ppt,逐条讨论,依据《决定》中的表述,探讨在实践中能有多大的发挥空间。
 
  在不动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流转什么权利、如何流转的问题重新回到讨论桌上,批评和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直至两天两晚的讨论结束,仍未形成共同认可的替代措施。
 
  一位来自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提到,“房子是财产,土地是村里的集体财产,这块地不是你的,你还有财产的权力。我们能否从县级财政和村里拿出一部分钱来买财产所有权?如果村民不愿意卖,继续住也无所谓,但要长时间不住属于资源浪费,要是卖了的话,问题就解决了,你手里的财产所有权转移到村里、县里,可以考虑把这块宅基地作为建设用地的指标调整到县里,实现了价格扩大,财政也有一部分收益,村里也有,有钱了下一步问题就可以解决。”
 
  指标调整的方式引来了争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程雪阳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而是空有规划之壳,行计划指标管制之实,土地的指标管理是中国的计划经济,现在土地的指标背后就是发展权。
 
  不过,一位与会的政府官员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实际操作中也有问题,但是现在要找一个办法来取代它,也很难给出一个让各方接受的方案。
 
  讨论会上提出的部分思路在日前国土部下发的文件中得到了印证。9月25日,国土部签发了一份《关于推进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对农村建设用地按规划进行区位调整、产权置换,促进农民住宅向集镇、中心村集中。
 
  《指导意见》强调,因地制宜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统筹运用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手段,整合涉地资金和项目,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村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指导意见》提出,在同一乡镇范围内调整村庄建设用地布局的,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统筹安排,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
 
  凌斌认为,最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是通过集体和政府作为农民和企业代表,作为土地供需双方代表,进行谈判,间接实现土地入市。“但土地流转问题上,不能只考虑买地,还要考虑土地上的农民如何安置的问题,买断农民权力的次序很重要,如果农民进城已经解决了市民化的问题,城市足以吸纳这些人口,这时候买断没问题,但如果先买断,就会非常危险。”他说。
 
  强调自己是“改革中间派”的凌斌更支持中国的现有政策和基本土地制度,“但要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加以完善、细化,做出一系列稳健务实的制度改革。”和30年前莫干山上那场价格改革辩论会上华生的“放调结合”中间派一致,凌斌觉得温和一些的改革方案更能实现目标,他不认为今天的建言还能像1984年莫干山会议一样影响到决策层,但这场莫干山会议是他“参加过的的会议。
 
  从杭州开车到莫干山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是三十年前,37岁的孔丹所走的路,他把山上年轻人的观点带给了出差至杭州的国务院委员张劲夫,当年在社科院读研究生的华生关于”放调结合“的发言,成了中国30年价格改革路线图中的”起点“。尽管历经了改革的阵痛,价格双轨制的推进过程中引发了物价飞涨,但最终逐步完成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过渡,政府退出了对价格的管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