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作为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本,中国再次成为全球政商精英热议的焦点,这背后是中国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是各行各业企业的不断涌现。中联重科,这家位于中国中部的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企业,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2年前的中联重科,不过是一家借款50万元,每天收入还不足1万元的院办企业,22年后,中联重科已成长为拥有900多亿元总资产的跨国企业。中联重科22年的发展史,其实也是破解体制、技术双重壁垒,跨越国际化门槛,最终通过转型升级凝聚四大发展样本、化茧成蝶的过程。
体制创新下的中国经济改革样本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名为“样本的力量: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研讨会”正在举行,中联重科作为混合所有制的“样本”受到国资委的大力推介。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分享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的五点体会:创新是灵魂,规范是前提,民主是保障,开放是关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的。
孙昌军的发言引发专家热烈讨论。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就在会上指出,中联重科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对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不仅是发展混合所有制,从科研院所起步、到科研院所改制、再到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在体制创新方面,中联重科始终走在时代最前沿。
1992年9月28日,在位于长沙桐梓坡路的建设部下属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的一块水泥坪上,时任长沙建设机械设计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响应科研院所改制的号召,靠借来的50万元,创办了中联重科,并亲手书写创业对联:“更观念、改机制、创改革伟业闯闯闯,抓工贸、促科研、树建机雄风发发发”。
“当时中央提出‘企业是我国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坚定了我走产业化路子的决心。”回想起创办企业时的初衷,已是中联重科董事长的詹纯新如是说。
中联重科由此开启了体制创新的大门,并成为中国体制改革的典型样本。
1999年,中联重科改制为长沙建机院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次年10月,中联重科登陆深交所,形成了相对均衡的股权架构;2006年,中联重科完成改制,对外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对内实行管理层及骨干员工持股,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随后,通过定向增发、香港联交所上市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中联重科成为了一个由国有、员工持股、战略投资者与海外投资者等多种性质股东组成的A+H股上市公司,成功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体制创新的不断驱动使中联重科实现了一家国有科研院所到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转变,也为科研院所产业化乃至国企改革树立了典范。
在任玉岭看来,中联重科的成功经验,使得过去国企改革中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学习中联重科,认真总结中联重科经验,进一步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推广,对搞好混合经济,促进国有经济能够永远保持活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下的中国制造样本
今年7月26日,一条消息让中联重科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的平头塔机在中联重科研制诞生!这是中联重科的荣耀,是中国企业界的荣耀。而这些荣耀的背后,科技创新居功至伟。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事实上也是对中联重科“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之路的一种间接肯定。
中联重科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战略性地位和大手笔投入,也让中联重科不断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以中联重科“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为例,该项目先后突破了超长重载臂架设计及控制技术、重载超大容绳量卷扬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超大型塔机作业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不仅打破了以往超大型塔机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而且以这三大关键技术为核心研发的13款超大型塔机系列产品,相继创造了4项。随着建设机械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动式起重机技术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工程机械领域三大创新平台在中联重科的落地,标志着覆盖先进及关键技术研究、重大装备研制与验证、产业链与服务能力构建等三大创新模块的中国工程机械三级创新平台正式组建完成。截至2013年底,中联重科累计申请专利已达5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