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埋头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然而,到2009年,危机又一次降临——当年,美国环保署(EPA)公布了第三阶段通用发动机排放法规:从2010年1月1日起,发动机生产商如果在美国没有相应的固定投资净值,则必须提供保证金,以保证产品的召回、处罚。
这对出口业务蒸蒸日上的威马而言,无疑是“当头棒喝”——如按照“发动机排量小于225ml每台交纳25美元,排量小于500ml每台交纳50美元保证金”的规定执行,公司出口利润将大幅缩水,并且面临很大的质量风险,而当时威马每年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值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占到公司出口额的25%。
“暂时放弃美国市场、苦练内功。”当威马团队宣布这个决定时,再次坚定了自己埋头专注创新的决心。
比起产品转型初期,这次的投入更大。威马在位于江津珞璜工业园的“新家”专门拿出了5亩地,建起山地农机试验场;投资2000万元、自主研发建立起国内进的小型农机装配线,实现了在线装配、在线测试、调试自动完成;还从日本引进了排放设备,建起了排放实验室,按照美国环保署的环保要求生产产品……
如今,总员工700多人的威马农机,研发团队就有70多人,其4个核心研发组每年都会根据全球市场情况一方面制订新产品研发规划,另一方面通过质量提升优化现有产品。2013年底,威马还与重庆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全校企合作的山地农机研究所,并致力于研发遥控智能技术的在山地农机上的运用。
创新是风险投资,要容忍失败
“很多企业也愿意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人力物力,但要持续加大投入很难。”严华说,创新投入其实也是一种风险投资,要容忍失败,“不要指望所有的项目都有回报,10个项目中有一两个能成功就不错了。”
近年来,威马农机每年的研发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都超过5%,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专利技术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去年开始,威马农机还与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瑞典某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开拓欧洲市场。
对于威马而言,坚持创新的回报十分丰厚——2011-2013年,公司连续3年保持小型山地农机出口量,产品出口到全50多个。今年前三季度,威马累计完成出口额5000多万美元,预计全年将完成7000万美元。
记者在该公司采访当天,还听到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由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当年因遭受技术壁垒暂时放弃的美国市场再次向威马伸出了“橄榄枝”——来自美国的一家大型园林专业公司已派高层到江津珞璜工业园,对威马的产品质量作最终综合考评,并签下了合作协议。
“从明年起,威马农机将重新恢复对美出口产品,出口额将超过2000万美元。”严华说,美国市场将是威马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