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台大型收割机,一个合作社要连攒10年钱
12月5日下午4点多钟,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的崇左元元农机作业服务部负责人方文伟正打算去接孩子放学。从村里出来,一路上都是密密的甘蔗林。村头六七个妇女排成一排,已经将一片甘蔗地抠进去了一块,砍下来的甘蔗撸净了叶子,一捆捆地横在地上。
“现在是收蔗最忙的时候,我们是有活干不了。”方文伟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社是专门从事农机服务的,从机耕、机种,田间管理到中耕培土,基本上都是机械化了,现在就是收割那段没办法解决。
“没收割机嘛。”方文伟说,他们也想过从银行贷款,但还是比较困难。“贷不出款来,发展很受限制,也没办法。像我们目前这么慢的发展,自己攒够钱也得十多年。还得我们整个合作社攒。如果是农民的话肯定是没办法了,一年他们收入几万块钱,200多元万一台收割机,他们不吃不喝也要攒几十年。”
老方家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合作社的十几台机器搁在那里。由于没有顶棚,又有一段时间没用了,一台改装过的犁有点锈了。
方文伟说他也去看过人家的收割机,觉得非常好,就是他们买不起。“如果有分期付款的话我们肯定会考虑。”
资金短缺依然是广西甘蔗收割机械化的一大瓶颈,这不单单是一两个合作社的事儿。新糖甘蔗专业合作社经济状况算好一点的,但是蒙毅广也表示,如果要他们全款购买收割机也还是买不起。“我们不是光收割,还得租地,买种子、化肥等等,流转土地一亩就是2吨甘蔗。这些都要钱。都用在收割机上了,其他方面就受影响。”
新和镇的甘蔗收割刚刚开始,外地的大批劳动力还没来,砍蔗工大都是临近村庄的农民。“年轻人去深圳打工了,我在家照顾孩子读书呢,临时出来干点这个。”一位戴着围裙,头和手包得严严实实的妇女对记者说,手上的活儿并没有停下,弯刀几下就把一根甘蔗上的叶子撸净了。
“这还没有下雨。”方文伟说,“我们这里一个月七八天、十几天下雨是很正常的,但是农民们也没办法,还是得收。不收的话糖厂就停榨了。下雨的时候她们就戴那个帽子,穿个雨衣,就那样子修那个甘蔗。修了甘蔗以后车进不来,还要从这里背到外面去。如果用收割机的话,像这种天气,这片很快就收完了。”方文伟用手朝着这片甘蔗林一划。他告诉记者,要是找不到人,也没有机器的话,农民们就会合起来换工,今天我帮你收一天,明天你帮我收一天。
收割不及时同样影响着糖厂的生产。老蒙告诉记者,“现在甘蔗的含糖量是15%左右,也就是100斤甘蔗出15斤糖。到4月份了,含糖量可能就是五到八,对出糖量还是很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