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植保作业逐步从群防群治转向统防统治,国内植保机械种类也逐渐增多,单一性、小型植保机械仍占市场主导地位。但这些小型机械在可靠性和产品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背负式机动喷雾机配套的小型汽油机,启动性能差,故障率高,而担架式机动喷雾机配套的小型柴油机重量大,可靠性差。”安徽省宁国市民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葛红兵无奈地说。
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副局长杨俊坦言:“2014年买的自走式、高地隙大型植保机械使用效果很好,但建议在研发动力强劲、、多功能的植保机械时,希望企业可以在满足喷药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作物生长期间施肥需要。同时,实现机械的、可靠、智能化,配备有单独的盛药箱、良好的过滤系统,能控制雾滴飘移,具备作业导航系统。”
另一方面,农药利用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等隐患,成为牵绊植保机械化发展的又一因素。“植保机械在打药过程中,漂移现象比较严重,田内、田外都会有农药残留,减少了打在作物上的农药量。”安徽省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院长檀根甲说。曹明坤也表示,目前常规手动喷雾器农药利用率低,仅为30%左右,新的大中型植保机械的农药利用率普遍在50%以上。为了解决农药利用低的难题,陈兴祥认为,除了使用、低毒农药外,关键在于提高植保机械中的核心部件—药泵和喷嘴质量,提高雾化水平。同时,企业要与植保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合作,将植保机械的研发与施药技术相结合,统筹考虑。
为加快植保机械化更新换代速度,更早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安徽省从政策、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模式,省植保站每年都会拿出3000多万元来扶持植保工作,同时发放了400多架自走式喷药植保机械,2800多台自走式植保机,并对3000多万人次进行培训。“在购买植保机械时,我们都会进行相应的培训,掌握农药和水的比例,有效地减少用药量,实现绿色环保。2014年,合作社先后购买了6台植保机械,为农户节约农资,提高作物产量,实现了共赢。2015年,合作社还将购买4台打药机,更好地服务农户,提高合作社的植保收益。”张正兵说。
未来之路——向大型、综合、智能化发展
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土地连片,小型植保机械已不适宜规模化经营,植保机械必将实现“人背机器”到“机器载人”的转变。“要想促进植保机械化发展,就必须实现三个取代:一是大型化,小型机械将逐步被大中型植保机械取代;二是综合化,单一功能的机械将被综合性的植保机械取代;三是智能化,传统植保机械将逐步被信息化、智能化机械所取代。”曹明坤说。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农药使用技术要不断向低量、的方向发展,因此,确保农药在用量范围内如何将植保机械发挥出功效,成为众多企业思考的问题。“企业要加大科研力度,着力研制拥有自主产权的、、精少量施药的新型植保机械必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特点,研发植保机械。例如,研制自动对靶喷雾技术,实现变量喷雾,节约农药使用率。”檀根甲说。
为了大力推进植保机械化发展的步伐,安徽省先试先行,在购机补贴政策上也予以倾斜。安徽省农机局副局长陈发明表示,2015年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将重点扶持植保机械。“说实话,要让我们自己买台植保机确实有点负担不起,现在省里的补贴政策越来越倾向于大型植保机,这对我们合作社来讲是件好事情,减轻了不少负担。”葛红兵说。据了解,从安徽省历年购机补贴情况来看,小型植保机械补贴有所下降,主要补贴量较大的产品多为补贴额在500元以下的背负式机动喷机、静电喷雾器,一些大型悬挂式及牵引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技术含量高的机具,补贴量也在迅速攀升,比重不断增大。“要将统防统治和购机补贴政策紧密结合,发挥两者的效应,这对于植保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将更加有力。”陈发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