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应用短板迅速得到解决,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机收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北京大田粮食生产机械化的短板,到2008年,北京玉米机收水平只有15%,保持徘徊不前状态。2009年以来,北京市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集中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引进国内先进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2013年以来更是主要引进带剥皮功能的玉米收获机,截止到2014年共引进了1080台,使得玉米收获机数量从2008年的191台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1056台,而且旧机具基本得到更新;同时通过开展政企联动玉米收获机技术培训、组织玉米机收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使玉米机收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到2014年,玉米机收面积占可机收面积的比例达到91.3%,使全市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如今,“三夏三秋”大忙季节,田间地头再见不到忙碌的人群,只有一台台拖拉机、收割机驰骋在田野。
主导农业产业机械化发展迅速,设施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首都市民的“菜篮子”,京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到2020年将发展到35万亩。为支撑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京郊不断引进试验各种新型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设施农业机械得到发展:微耕机、卷帘机、保温被、自动卷膜器、果蔬保鲜库、育苗机等新型机械在设施园区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设施面积与设施机械水平的同步发展,如今,设施农业机耕水平达到90%以上,卷帘机装备水平达到20%以上,特别是在规模园区基本配备了卷帘机;同时,声波助长仪、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采收运输轨道省力设备、机械化增温设备等新型设施装备也在不断地试验推广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力地支撑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另外,到2014年通过购置补贴政策已建果蔬保鲜库约19万平方米,有效地解决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保鲜贮存问题,确保了农产品的供应,而且由于可以错开销售量高峰,增加了农产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明显。
畜牧养殖机械应用开始加速,推进养殖方式改变。青贮饲料收获机、饲料搅拌机(TMR)、挤奶平台等奶牛饲养、挤奶机械和设备成龙配套,有效提高了奶牛精细化喂养水平和牛奶水平。全市规模化奶牛场基本实现了上述养殖机械应用全覆盖。值得说明的是,京郊青贮饲料收获机主要是引进美国约翰·迪尔和德国克拉斯等公司生产的大型青贮收获机;立式自取式饲料搅拌机智能化程度高,取料头可按照配方取料,从取料计量、制作投放数量以及设备运转状况均在完善的信息采集和汇集系统的管理之中,对奶牛场饲养和物料管理科学化起到的技术支撑作用;重型转盘式挤奶平台可适用于3000头以上规模化牧场,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大型奶牛场24小时连续不断挤奶需要。
五列四层肉鸡笼养设备让肉(蛋)鸡住进了“楼房”,可实现温湿度的自动控制、自动清粪捡蛋,实现了养殖企业的高度自动化,进而提高了养殖密度,每栋面积为1768平米鸡舍可饲养8.5万只,约50只/平米,而基本依靠人工饲养方式的“平养”为8只/平米,“笼养”是“平养”饲养量的6倍。而且年出栏肉鸡240万只只需8人,人均30万只,与“平养”饲养方式2人年出栏3万只(人均1.5万只)相比,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19倍。
智能化养殖设备开始试验应用。引进的猪场智能化群养管理系统包括“电子饲喂”、“发情鉴定”两大子系统,不但可以准确鉴定母猪发情,掌握配种时间,从而提高产仔率,而且可以根据猪的日龄、体重等参数自动配给单只猪的饲料数量,减少了传统混养喂料时出现的营养不均现象,也减少了饲料的浪费,实现了精准配料、科学饲养。精准化饲喂还控制了母猪的膘情,满足了母体及胎儿的科学的生理需要,提高了胎儿成活率。另外,采用该系统实行智能化养猪后,改变了传统的限位栏、小圈封闭饲养对猪群的限制,为猪创造了洁净的生长环境。
病死动物处理开始步入机械化。经过调研,确定了适宜北京市推广应用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械技术方案和设备,该套设备通过对病死废弃动物进行分切、绞碎、发酵、、干燥五大步骤,经过添加专用微生物菌,使其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能自然挥发,无烟、无臭、环保,将动物尸体成功转化为无害粉状有机原料,最终达到批量环保处理、循环经济,实现“源头减废,病原菌”的功效。经过设置在规模养猪场和养鸡场试验点近1年的试验,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今后,北京市将重点在规模化养殖场加大推广应用无害化处理机械技术,构建覆盖全市范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体系,彻底实现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上述新型养殖机械的应用和发展,使目前京郊畜牧养殖的主要优势品种奶牛、肉(蛋)鸡和种猪的机械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养殖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水产养殖机械开始起步,促进水产养殖节水增效。以提高水产养殖水质监测和节水为重点,配合京郊池塘改造和工厂化养殖,重点发展工厂化养殖成套设备,为北京金福艺农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化养殖车间等地配备先进的工厂化养鱼和水循环处理设备,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同时实现了南鱼北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随产业发展得到同步跟进,受到了农民的欢迎。食用菌类园区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大大提高了菌类的生产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比如,为第十八届国际食用菌大会的主会场“绿源永乐食用菌高科技循环经济示范园”配备了装袋机流水线、高压柜等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所需农机设备528台套,实现了园区食用菌生产工厂化,经生产实践,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每年亩产值增加4万元左右,日产杏鲍菇35吨,年产12000多吨,生产能力跻身前三名行列。
农产品初加工、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不断引进,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先后引进了果蔬加工和柿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以及大型清选、烘干等种子加工成套,提高了企业产、加工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购机补贴政策,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产业带动、服务三农”的农副产品加工的新路子,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比如房山区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该公司豆类订单种植的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每年所需10000吨果蔬食用菌原料全部从当地采购,年产值达8700万元,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2万余农户增收致富,成为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