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大于一切
民以食为天,粮食大于一切。我国是一个农业,在现代化的今天,生产的粮食应该出口一部分才是合理,但事实是,反而还要进口许多。除去经济利益不说,战略上我们必须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我们引以为荣的东北大豆,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丧失了竞争力。玉米、小麦和其他种子市场,我们也正在失去。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靠国外进口粮食,后患无穷。农民需要扶持,需要帮助,需要保护。美国6到7个人为1个农民服务,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土地流转“非粮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在“春节归来话三农”的讨论里,许多网民表达了他们的担忧。我国是农业大国,不是农业强国,粮食自给是底线。18亿亩红线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必须确保种粮的实际土地面积。几千年历史经验一再证明,粮食是影响政治的大事。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偏少,我们的粮食不可能也不能依赖进口。我们一旦缺粮,没有谁能填上这个缺口。
农民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身份。农民成就了中国革命,成就了现代化建设,而现在,到了关注农民、帮助农民、反哺农民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农民不只是为自己一家种粮,而是在为种粮。但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农民只为自家种口粮,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养家,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农村教育是农民心中的心病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更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寄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根深蒂固,虽然现在有所改革,但是,随迁孩子异地上学并不是那么容易,即使侥幸上了学,在学校里也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伤害。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孩子充满诱惑,但问题在于,如何达到资源均衡分享。
由于城镇化提速,引发农村学生大量向城镇流动。入城潮形成大量空心村、空壳校,为破解农村教育阵地失守难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农村教育城镇化设想。但这个设想应有条件地推进,因地制宜,不要搞一刀切,务必处理好农村孩子“好上学”与“上好学”、方便眼前与着眼长远,以及农村教育阵地失守与乡村文化存续的关系。
两亿多农民工带着7000万孩子外出借读,农村中小学过快的拆校合并,造成了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难、招生难、教师匮乏的怪圈。我认为,农村小学生以三五里就近读书、不住校为好,边远乡镇起码应有一所中学,一个县至少要有三所以上高中,基本教育资源配置和农村学校覆盖率必需兼顾。
农民权益不可侵犯
改革开放30年,农民的肚子基本温饱了,但是,农民的致富、盖房,农民孩子的娶亲、上学、养老保险,压得农民抬不起头。应对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进行确权,在层面上,保护农民养命的最后一块地方不被侵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量人群涌入城市,城市可用土地日益减少,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征地和拆迁,紧盯在集体土地上。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过程中,拥有强势地位的政府和被征收土地的农民,必然会发生利益博弈。如果双方不能找到一个的平衡点,通常情况下,农民利益会因处于弱势地位而必然受损。所以,要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绝不能对其进行二次盘剥。
2012年,我就农民工社会保障、讨薪等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留守儿童生活、农村孩子上学等问题,接受了新浪和人民网访谈,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我呼吁发起的“为农民工做十件实事”,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其中一些已经实现:一、大多数省出台了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文件;二、教育部制定了农村中小学暂停撤校合并的文件;三、一些地方建了农民工小学;四、一些省份使用了农民工社保医疗一卡通;五、有不少地方为农民工设立了司法救助机构;六、西安等一些城市的文娱设施对农民工开放。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我这个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心中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