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燃机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企稳发展之年,从内燃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看,2014年1~12月内燃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0.01亿元,同比增长22.75%,增长额为29.65亿元。
从这个信号可以看出,虽然在经济大环境不理想的状况下,内燃机行业依然是在稳步前进的,行业已经逐渐进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行业出口势头好
据统计,2014年12月内燃机行业出口总金额1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42%;1~12月累计出口金额14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5%。
2014年12月内燃机行业进口总金额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98%;1~12月累计进口金额121.00亿美元,同比增长7.13%。
分类看出口方面:2014年,内燃机整机12月出口数量1376018台,同比增长12.38%,金额33490.06万美元,同比增长10.37%;1~12月出口数量15577219台,同比增长14.19%,金额380177.08万美元,同比增长11.03%。内燃机零部件12月出口金额70355万美元,同比增长13.57%;1~12月出口金额691673.63万美元,同比增长17.75%。发电机组12月出口数量807636台,同比下降9.73%,金额36329.3万美元,同比增长7.47%;1~12月出口数量10370861台,同比下降4.58%,金额390655.51万美元,同比增长3.73%。
分类看进口方面:2014年,内燃机整机12月进口数量292037台,同比增长11.33%,金额48283.9万美元,同比增长0.00%;1~12月进口数量2160857台,同比增长4.67%,金额579494.85万美元,同比增长1.11%。零部件12月进口45972.9美元,同比增长12.42%;1~12月进口金额500028.74万美元,同比增长10.25%。发电机组12月进口1157台,同比下降63.81%,金额8334.6万美元,同比下降12.12%;1~12月进口数量15792台,同比下降12.75%,金额130471.64万美元,同比增长26.95%。
准入淘汰落后产能
日前记者获悉,为促进内燃机行业内优势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信部已经制定完成《中国内燃机工业产业准入条件》并发布在即。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措施将优化生产环境,为领军企业做大做强铺平了道路。
据了解,我国内燃机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内燃机市场保有量已达3.8亿台,是内燃机生产和使用大国。但由于关键核心技术欠缺、节能减排标准不健全等因素,内燃机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现在各地新上柴油机项目依然很多,生产能力远大于需求,造成了生产设备和产能的浪费。因此,行业亟须进行准入管理。”中缸径多缸柴油机及增压器分会秘书长李一鸣说。目前,准入条件已经在业内征求了意见,并获得了普遍的认可,正式发布在即。
该准入条件从生产制造企业需具备的条件、产品要求、生产和节能环保、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售后服务和产品销售五大模块,从内燃机生产的环节到内燃机产品的销售环节全链条进行了具体规定。
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规定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以及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内燃机产品的一致性。有关业内人士称,准入条件为内燃机行业设定了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将有效抑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落后产能或将被市场淘汰。
“准入条件”还拟对企业的研发能力作出具体的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在研发能力方面,内燃机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固定资产投资不得少于1亿元,燃油系统、增压系统、后处理装置制造企业不少于5000万元,企业每年用于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费用应大于总销售额的3%。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内燃机技术落后,发动机的高压共轨技术、国四实施需要的尾气后处理技术等都被外资把控,亟须创新研发突破。准入条件对研发条件进行门槛设定,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对内燃机技术提升和新产品研发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内燃机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和密集型的产品,要促进内燃机由大变强就必须具备完全自主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独立开发有技术含量的内燃机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准入条件通过较高的准入门槛优化市场环境,为龙头企业解除发展中的后顾之忧,最终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