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农业”成为风头行业新宠
“互联网+农业”,就如同是干柴遇到了烈火,虽然不敢说是否能诞生一个庞大的新产业,但是对投资人想象力的激活,则是毋庸置疑的。而风投行业,最为看重的就是想象力。
近日,涉足互联网的农业上市公司其股票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股票市场作为创投市场的下游,下游的活跃势必激活上游对互联网农业的想象力。投资人对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农业项目关注度明显提升。为什么风险投资如此看好“互联网+农业”项目呢?
1、相比于“互联网+其它”,互联网+农业进入门槛更低。比如说"互联网+家电",技术要求很高,对资金需求量也大。
2、“互联网+农业”发展较早,已经逐渐成熟。在很多投资人看来,“互联网+农业”实质上就是农业信息化的升级,而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早就开始,这一领域在前期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熟,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
3、“互联网+农业”中,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农业,都属于热门投资领域,容易吸引后续投资。也就是说,此类项目在天使轮投资之后,后续比较容易获得VC乃至PE的投资,天使投资人可以出手获益。
4、农业一直都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行业。“互联网+农业”其中的“互联网”受到市场认可,至少受到风投认可的,而其中的“农业”是受到国家鼓励的。这就极大消弱了项目投资的风险。
5、“互联网+农业”能够一定程度中和互联网泡沫。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项目,已经有出现泡沫的迹象,而我国目前农业仍然处于投资洼地,将具有一定泡沫的互联网和实体农业结合,至少避免了单纯互联网项目投资泡沫过多的风险。
二:“农业+互联网”的革新领域
1、生产领域革命,农业生产采用先进技术以实现精确生产
不少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80%的大农场已经普及了农业IOT技术,农场主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农业机械设施来进行生产,3仅仅个人就可以完成1万英亩土地的管理和玉米收割,效率超越人力。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精确农业的构想,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告诉普及,美国农业物联网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在利用物联网科技促进智能、精准农业上处于领导地位。
2、流通领域革命,农业流通采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农业流通模式
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就开始尝试农业EDI电商,随着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浪潮,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带给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对美国农业经营效益的转型有很大帮助。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增长空间和速度毫不逊色。
3、农业生产力的革命,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均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国外的现代农业情况,很容易发现一点,就是由于互联网基因的强力渗透,农业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均已发生本质性变化。从劳动力来看,站在田间的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的农民而是网络新农人,他们很多都是白领骨干社会精英,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从劳动工具来看,运行于土壤之上的不再是传统的农具和机械,而是通过IOT技术连接起来的自动化设备和机械。从劳动对象来看,当前“零零散散”状态的土地制度不适应于IOT技术生产的要求,必须要集中起来,规模化经营;而土地生产的成果不再是化肥农药超标普通的农产品,更多的是质量提高产量提高的更接近自然的无公害产品。
农业生产力三要素已经彻底变了,这一切岂不是示一场深刻的革命即将到来?谁发动了这次革命?
除了技术进步的客观因素之外,这场革命背后还有两个内在的驱动力:
一种力量来自于政府顶层设计;另一种力量来自于互联网产业。
三:“互联网+农业”对农民的价值
农业部课题组对六省1072农户数据调研结果回答了这个问题。课题组发现接触互联网对提高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明显。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区被调查农户所在村比没有互联网信息的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分别高21.9%和18.3%,比东部地区信息服务站的作用更为显著。由此可见换联网对于农民可谓是意义重大。
要知道,中国的农业,之所以不够强,集中表现为一个字:穷,而造成穷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力又遇到了发展瓶颈:1.0模式的小农体制制约生产力发展。农业要彻底摘掉“穷”帽子,需从源头抓起,突破生产力的瓶颈,激发农业活力。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随着土地流转制度深入,农业必须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实现从农业1.0、2.0到农业3.0、4.0的生产力革命。简单说,必须把土地适度集中起来,拥抱农业互联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