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从历史沿革看改革开放三十年青海农机化事业

   2008-11-06 省农机局-农机1688摘编11730
核心提示: 一、青海农耕文明沿革简述 青海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创造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农牧业生产工具。据文献资料记载和大量
    一、青海农耕文明沿革简述

    青海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创造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农牧业生产工具。据文献资料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卡约文化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青海的古羌人就在河湟地区过着农牧兼营,相对安稳的定居生活。除了游牧、狩猎、采集活动外,以粟和麦类(青稞)为主的原始农业已具雏形。农业生产工具有翻土用的骨耜,收割用的石刀等,后期还有少量的青铜器用于农业生产中,这期间,石质的臼杵和磨盘已用于加工谷物。值得称道的是,羌人不但驯化了野牦牛,进而杂交繁衍出了犏牛,发明了“二牛抬杠”的耕作模式,这种耕作模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2000多年。汉初,随着赵充国屯兵河湟,中原地区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是铁器农具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使农业耕作方式有了质的变化,中原地区的耧耙和石碾等农具也传入青海。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工具的质量和品种没有大的变化。明朝万历年间,青海地区有了自己的冶铁工业。整个明清时期,青海地区农业生产领域的变化就是出现了水磨和榨油坊。民国时期,青海各地虽有众多的“铁匠”营生,但只能打造一些简单的镰刀、铧尖、锄头之类,工艺简陋,生产效率低下,数量也很有限,对普通农户来说,家中拥有一俩件铁质农具,无疑同耕牛一样,是传家之宝。期间,虽然有地方军阀创立的所谓“八大工厂”,但主要为军事、化工、皮毛加工等领域服务,青海地区的农业生产仍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

    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的青海农机化状况

    青海的农牧业机械化事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艰辛而漫长。1952年至1953年,我省先后从波兰、匈牙利引进乌尔苏斯-45,斯尔-50/55等型号拖拉机三台,投入春耕生产,这是拖拉机首次在青海农业生产中的运用。1953年,我省建立了个机械修配厂,能生产一些简单的农机配件和常用农具。此后,随着国营农牧场和拖拉机站的建设发展,拖拉机数量与机型不断增加。但在当时,由于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加上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农机作业主要依赖于八个的14种机型,25个型号,它不但给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等造成困难,而且大多机型对高原环境作业适应性较差,损坏严重,工作效率不高,六十年代初,全省拖拉机完好率仅为16.6%。此后,在中国代农机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之下,国产红旗-100、东方红-54、东方红-60、东方红-75等型号的链轨式拖拉机相继问世,青海也筹建了自己的配套工厂。国产的铁牛-55、东方红-28等型号的轮式拖拉机相继研制成功,并主要投放于各大国营农场。当时,部分公社也拥有这些型号的拖拉机。另外,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东北及沿海城市的部分重工企业相继迁建于青海,对青海机械工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七十年代初,中国研发的以手扶拖拉机为主的小型轮式拖拉机,因其具有操作维修简单易行,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所以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统计资料表明,这期间青海地区小型拖拉机的社会保有量,从1970年的749台增至1975年的5776台。同时,青海也拥有自己的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青海湖”牌手扶拖拉机曾因马力大,操作灵活等优势而风靡一时。后来,终因设计结构与南方相同机型有较大异同,配件难以通用等原因,逐渐退出市场。这让青海几代农机人遗憾终生,从此以后,青海生产拖拉机的历史成为终结。

    三、改革开放以后青海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青海农机化事业的真正振兴,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自80年代初,在大办农业机械化方针的指引下,相继出台政策,准许农牧民个体购买、经营农牧机械,打破了长期以来只准、集体经营农机的单一格局,对农牧业机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形式进行了改革,农牧民有了自办机械化的自主权,农村牧区出现了农牧民自购自营的“小农机购买热”,适应青海农村牧区的小型拖拉机、柴油机,以及配套机引农具、半机械化畜力农具大幅度增长。到1985年底,全省拖拉机保有量达33607台,其中小型拖拉机占28589台。其综合农牧机械动力装备水平、亩均拥有量跃居5位,西北第2位。此时,青海已建立起了农机管理机构,负责拖拉机及其农机具的落户、检审、监理、质量检测及推广等工作。此后,随着许多大型农牧场的撤销合并,国营机械行业体制改革等大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青海大中型拖拉机的配置与运用曾一度陷入低迷状态。但随着青海农村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广大农牧民群众购买小型拖拉机的势头却经久不衰。从1985年以后,青海地区的大中型拖拉机社会保有量一直逐年递减,而小型拖拉机的社会保有量却长期处于大幅度增长趋势。到1995年时,我省小型拖拉机的社会保有量突破10万台大关。此后,每年均以1万台的增加量稳步发展。到2000年时,我省小型拖拉机的社会保有量已达17万台。在此期间,以私营为主的联合收割机和农用运输车的社会保有量也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2000年末,全省拥有私营联合收割机670台,私营农用运输车8906辆。每年金秋季节,从东至西,浩浩荡荡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伍中,有不少是我省私营联合收割机。

世纪更替之际,中国“三农”问题再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总会给中国农民带来新的惊喜与实惠。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青海省农机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农业机械化工作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免除农业税,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再次激发了农牧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向往与期盼。至2007年底,青海地区各类拖拉机社会保有量已近25万台,农用运输车社会保有量已近3万辆,农机总动力达350万千瓦 。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日趋成熟,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机械化对农业的贡献率日渐突出。

    近年来,青海农机化装备结构出现了喜人的变化。随着在西部地区退耕还草(林)战略的实施,新型的牧草种植、喷灌、收获等先进机具被大量使用。在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由于精种农业机械的推广与使用,青海的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大批先进实用的农牧业机械正在引进,推广和使用。深松机、免耕播种机、分层施肥播种机、马铃薯种植和挖掘机械,以及园林、蔬菜种植等领域的门类众多的机具大量涌现并广泛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向第三产业转移。农民增收的途径正在逐步拓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城乡、工农差距不断缩小,实现社会的小康,即将梦想成真。

    四、青海农机化事业的展望

    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中央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率”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五十年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的使命,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农业又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如今,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已经到来。按照国际惯用的规则和标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主要用两个评判指标:一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二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中级阶段是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入40%并提高到7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由40%降低到20%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测算,到2007年底,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1%,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2007年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青海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落后于平均水平,但我们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向新的高度继续迈进,广大农机工作者肩上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农机生产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多年来,全省农机管理部门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农牧业机械化生产。当前,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依法监理和科技兴安的理念,以完善农机政策法规体系、落实生产责任制、提高农机监理规范化水平为重点,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努力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生产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贯彻“五整顿、三加强”的相关要求,加强了对拖拉机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把农机登记关、检验关和农机手的培训关、考核关,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机事故隐患。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同心协力,扎实工作,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青海省农机监理站

联系地址:西宁市北斗宫街2号(原省农业厅五楼)

联系电话:13007771356    邮编:810000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志-农牧机械志

2、青海省相关文史资料

3、青海省统计年鉴-2007版

4、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在2008年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