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
3月30日下午的“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分论坛上,四川新希望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刘永好在谈到“粮食”时表示,虽然现状是我们保18亿亩耕地是对的,但是18亿亩生产的粮食不够怎么办呢?要做对中国有利的事,因此刘永好建议:“一是保证口粮的供给,第二放开非口粮。非口粮是什么呢?玉米、黄豆、高粱以及其他的杂粮。把这些放开以后,由市场调节。多的时候可以出口,少的时候可以进口,这样对中国更为有利。”
他还说道,“我们对于非口粮的补贴也相当多。假如把非口粮的补贴,包括种植的补贴、仓储的补贴、运输的补贴,把等等补贴加在一块一年也有数千亿,把数千亿的一部分拿来补贴口粮的话,口粮得到基本的保证、的保证。
以下四川新希望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刘永好的现场文字实录:
海闻:我有一个数据,人口的土地平均是0.26公顷,中国现在是0.1公顷。可以这么说,中国人均土地面积是低于平均水平的,这是一个现状。在城镇化过程当中,一方面是农业人口要减少,另外一方面土地使用,农业的是不是保住,不能在城镇化当中农业用地的浪费,这可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进口的粮食大概占总消费的10%左右,就是说所有吃的粮食中大概10%左右是进口的。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我看到刘永好在举手了,你可以谈谈这个问题。
刘永好:我连续十年在政协或人大都有提案或提议,提的内容是什么呢?对三农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连续十一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非常好。但是粮食越进越多,刚才讲了进口一亿吨左右了,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一些土地。第二是中国现在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了,原来直接吃粮食,现在吃粮食越来越少,而吃粮食的转换的动物蛋白,吃猪、鸡、鱼、水产越来越多,经过转换粮食需求就增加了。
现在的现状是什么呢?现状是我们保18亿亩耕地是对的,但是18亿亩生产的粮食不够怎么办呢?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我们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而强制性的或者掠夺性的使得土地在生产、生长,再生长。这样的话,土地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负荷,使得土地不堪重负,土地本身的地利减少。现在有统计,说我们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是水平的一倍还要多,现在土地受污染的程度也更多。
能否让我们的土地稍微生息养生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是不要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行吗?答案是有难度的,你不使用农药化肥产量就达不到,怎么供给?这样把粮食分为两种,是口粮,就只有大米跟小米,高粱、土豆、玉米作为口粮已经很少了。当我们把主要的土地、主要的政策保口粮,就是保证大米、小麦供给的时候,其他的粮食适度放开,我觉得一下子会焕然一新。我们用的努力保小麦、大米,基本上能够保证小麦、大米的自给。
第二,我们对于非口粮的补贴也相当多。假如把非口粮的补贴,包括种植的补贴、仓储的补贴、运输的补贴,把等等补贴加在一块一年也有数千亿,把数千亿的一部分拿来补贴口粮的话,口粮得到基本的保证、的保证。
我的提议,一是保证口粮的供给,第二放开非口粮。非口粮是什么呢?玉米、黄豆、高粱以及其他的杂粮。把这些放开以后,由市场调节。多的时候可以出口,少的时候可以进口,这样对中国更为有利,这是第二个。
第三,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适度通过调节以后,能够保证口粮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合理了。现在我们成为工业大国,工业品从中国制造出去。但是食品出口的极少,为什么极少?因为我们的肉蛋奶的成本太高现在肉,猪肉、鸡肉、羊肉、牛肉、牛奶的价格都大大高过国际的价格。这些高的价格谁买单了呢?老百姓买单了。
假如适度进口的话,老百姓吃的猪、鸡、鸭、牛价格都低20%或者更多一些,这样就让利给所有老百姓
另外这样做还有一点,就是让农民自由选择种什么,种口粮补贴多一些,非口粮补贴少一些,自然农民更多地种口粮。同时利于规模集中,适度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去务工,我觉得这是一个解决方案。
我的提案解决办法是保口粮,同时放开非口粮,特别是非口粮的进出限制,放对有利。比如大豆已经放开大概好多年了,到现在并没有出现根本问题。黄豆已经放开很多年了,以前也保黄豆,保了半天保不了就放开了,现在也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适度进口非口粮,进口的是什么呢?是土地、水、阳光、资源,跟进口铁矿石、煤矿是一样的。为什么不适度放开进口这些非口粮,从而使食品加工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呢?通过适度进口非口粮,使得我们的饲料用粮的价格低下来,肉奶价格就低了,让利给老百姓的同时促成食品加工的大发展,从而形成中国食品制造面向全球的大格局,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