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下乡资本“土豪”包地 “毁约弃耕”两败俱伤

   2015-04-20 中国青年报6890
核心提示: 4月上旬,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威县和邯郸市成安、邱县、磁县等地农村发现,多地出现土地流转毁约弃耕现象――去年刚和农民签订
    4月上旬,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威县和邯郸市成安、邱县、磁县等地农村发现,多地出现土地流转“毁约弃耕”现象――去年刚和农民签订了5年、10年“包地合同”,今年土地流转者就单方面解除合同,强行退回耕地。

  土地流转热潮 下乡资本包地
  
  目前陷入窘境的农民大都是这两年土地流转热中刚拿出土地的“尝鲜”者,而“毁约弃耕”者则几乎都是种田不久的下乡资本。由于“毁约弃耕”所涉面积上千亩,涉及农户众多,在当地无异于一次小型“地震”。有专家指出:如今高发的“毁约弃耕”现象,正是近年资本下乡种地过程中暴露出的“有实力争地、没能力种田”所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下农村出现的“毁约弃耕”只是个开始。
  
  对于这一两年间迅速席卷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热,邯郸地区一位流转土地多年的王姓种粮大户并不看好。在她看来,这股风潮的推动者无外乎两股力量:一是这一两年间纷纷下乡种地的城市工商资本,再有就是通过流转土地“秀肌肉”来达到非法集资目的的别有用心者。
  
  据她估算,其周围这一两年间“拿地”种田的,近一半的是这样的非农资本。而对于近期大量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种地,石家庄经济学院一位从事土地流转研究的专家在调研中也有所关注。“现代农业的投资前景被广泛看好,刺激了工商业资本向现代农业领域‘潮涌’。”她介绍说,特别这几年,加大了对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宏观调控力度,加上这些行业市场不景气,导致这部分资金投向农业寻找出路。“对于曾以钢铁、煤炭作为全省经济两大支撑产业的河北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是对从事农业心怀诚意的。”她同时指出:“从目前下乡种地的工商业资本来看,身份构成复杂,其中不乏房地产、建筑、钢铁、煤炭等行业企业。”这些企业进入农业,有的是看到了对农业的大力扶持,有的以为搞农业比其他产业可能更容易,有的是基于朴素的农业情结。“但大都对农业基本属性、农业投资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风险性缺乏深入认识,属于盲目跟风。”
  
  邯郸地区王姓种粮大户说,她身边去年初次种田的城市工商业资本就没少为此“交学费”:有房地产“老板”初次种地,就流转了1800亩土地种紫薯,结果赔了几百万;另一位首次涉农的房地产“老板”,以12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六七百亩种水稻,结果每亩至少赔了500元……

  地租一路飙升 最终两败俱伤
  
  据石家庄经济学院从事土地流转研究的专家调研,2012年前后,河北省流转土地地租还在400元/亩/年上下,三年不到,如今平均水平已抬升至1000元/亩/年,高的更达到每亩1200元至1400元/亩/年一年。面对一路飙升的地租门槛,即便最擅长经营土地的农民也感觉难有赢利空间,不时有农民和种粮大户“抱怨”:真正的农民流转土地根本争不过“财大气粗”、“无知无畏”的下乡资本。
  
  “下乡种地的‘老板们’无知者无畏,加上的确不差钱,地租也就一涨再涨。”已有多年土地流传经验的邯郸地区王姓种粮大户感叹:“我真不知道这么高的地租红薯怎样种才能不赔钱。”按她的经验,地租在700元/亩/年左右,种红薯的赔本风险才可控。当问及以当地目前每亩1000元/年的地租种粮食能否挣钱,成安县后裴里村的农民给出的答案是:种一年肯定白玩儿,以目前的收购价格在自己的承包地种小麦、玉米各一季,刨去各种成本,“纯利”也就1000元。
  
  今年春节前,柏乡县智农合作社开始与其所属的分社解除合同,退回耕地。在合作社理事长高月安与分社长签订的“退社协议”上看到:鉴于合作社现在的运营情况,已无力承担2015年的种植,为了不耽误土地的合理利用,自2015年开春将土地归还给农民自行耕种。
  
  据郭振岭介绍,去年7400亩土地流转到“智农”后,按照统一要求,在原本种植小麦和玉米的耕地上,开始雇用农民种植萝卜和菠菜。对地租1680元/亩/年的土地上种植萝卜能否挣钱,一直从事农业劳动的他给出了答案:那肯定不挣钱。

 
标签: 土地流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