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立法能否管住多年来剧毒农药不断流入农田的难题?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从农业部到各个农业大省的监管部门,一直都在对剧毒、高毒农药下各种“禁令”。例如,《山东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中就提出,将实行剧毒、高毒农药实名购买等制度,容器、包装物也要回收与集中销毁等。
但时至今日,记者发现,剧毒、高毒农药违规用于果蔬并未禁绝:2015年,有消费者在食用了产自海南的西瓜后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执法人员抽检发现9批次含有明令禁止销售和使用的高毒农药“涕灭威”;2013年,有媒体曝光,山东潍坊市峡山区有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2013年,有环保组织在北京等城市的中药材上检出高毒剧毒农药……
记者在一些农药店看到,店家在销售时,对于一些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在果蔬上的农药,通常不会对农户进行解释与提醒。而一些地方推出的农药购买“实名制”,在实际中也难以落实。
皖北一粮食主产县农委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由于农药店点多面广且消费群体庞大,监管起来很困难。”
对于农民而言,决定他们选择购买哪种农药的是两个现实因素:哪个更有效,哪个更便宜。然而,便宜、往往就意味着高毒。
“现在病虫害很多,没有农药哪能行?”安徽省五河县小圩镇的农民马兴告诉记者,他拥有20多亩田,一年买农药花2000元,仅一季粮食作物除虫就要打四五遍药。“没人教,一种农药打了没效果赶紧换另一种,有时也会用高毒的。比如,小麦生了食心虫,用低毒农药打不死,我就托人买了20多瓶高毒农药,打了果然效果好。”
专家认为,如果法律通过审议,未来的关键还是如何落实。马兴说,这么多年高毒农药之所以没有禁止生产,一是农民种植有需求,相关部门和企业没有开发出可替代的低毒农药;二是政府部门没有服务、监管到位,农民都是靠个人摸索,随意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季介绍,在不少,打农药需要特别的许可,而且农药包装上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浓度,有很强的法律效力。他建议,未来特别需要加强对田间地头的有效监管。
三问:如何监管农药残留超标?
买了蔬菜先用盐水泡半小时,有“虫点”的蔬菜才是好蔬菜……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农药的残留问题已经成为舌尖上的头等大事。家住上海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尤其是易受病虫害侵袭的叶类蔬菜,如何解决农残超标的问题,是很多消费者最关心的事。
吴永宁说,解决农残超标还得从源头抓起,真正落实高毒农药购买实名化、全流程追溯。同时,在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尚不可行的现实情况下,对低残留农药的鼓励和支持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