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遇上无人机,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悄悄改变着依靠经验传播的传统农耕方式。
在大多数农民的种植作业中,施肥、打药都是凭经验来调控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判断有可能出现遗漏乃至失误。或许对于小户种植者来说,凭经验和感觉操作导致的损失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是处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损失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植保无人机的优势就很突出,它可以改变长久以来依靠主观判断的田间管理方式。因为无人机技术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将数据从图像信息中提取出来并加以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及预警。如果将数据从一个农场的土壤水分、肥力、病虫害等抽取出来并进行分析,就能进行预测和科学管理,从而达到降低农场内在风险的目的。
其次,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的现代化,也是兼顾效率与效益的现代化。依靠劳动力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农耕方式,高投入低效率是一大痛点,即便是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这种通过大量高能耗投入来维系的现代农业,虽然容易出“亮点”,但其高消耗、高排放却也是有目共睹的。
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农业无人机代替人工或半机械化手段,优势显而易见:将改变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用机械智能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作业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性。人工打药的效率有多低,一天使劲赶最多也只能打10亩地,而在中国的大西北以及华北地区,当棉铃虫大爆发的时候,虫害厉害时每隔一天就要打一次药,抛开作业强度与效率不说,即便使用的是低毒农药,因打药而中毒,或者因为防护面具不通风而导致中暑的也比比皆是。
此外,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我们消耗资源的能力并不逊色。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中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1/5的人口,但代价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水资源。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的背后是,2-3倍于欧美的花费和农药使用量。
或许很多人会问,减量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靠什么来实现?答案只有一个:推进先进植保机械。从现代农业角度来说,植保无人机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应用于农业喷洒是一件具有颠覆意义的好事,因为水、肥料和化学试剂利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资源成本将会下降,而且无人机将更多使用智能电池,这将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与此同时,农药减量,作物含药量减少,品质自然也会提高,尤其对棉花而言,农残超标,价格只能在低位徘徊。因此,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帮助农民提升作物质量,改变农民现有的种植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