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从“春耕”看农业发展“新常态”

   2015-05-04 新华网6820
核心提示: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眼下谷雨已过,正当春种春管大忙时节。东北黑土地冻土已融,农民朋友正着手播下新的希望;华北平原麦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眼下谷雨已过,正当春种春管大忙时节。东北黑土地冻土已融,农民朋友正着手播下新的希望;华北平原麦苗已郁郁葱葱,开始拔节抽穗;江南华南西南各地的稻田和油菜田,一片生机盎然……

      农业稳,天下安。日前,新华社多路记者来到广阔田野中,在春天中寻找农业生产的新变化、新气象,并探寻保障粮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方向。

      从无人机到物联网,新技术绘出春耕新图景

      21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江苏射阳县。一片绿油油的麦地上空,一架长约两米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像一只姿态轻盈的大蜻蜓一样平稳自如地飞行。年轻的“飞控手”徐健在地头操控。飞机经过之处,一层薄雾轻轻洒落,这是在进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别看这家伙块头不大,一架次可携带10公斤农药,一天最多能喷洒400亩,抵得上40个劳动力。”射阳县卓诚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广军说,合作社共有6架无人植保机,大幅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作为新型农田喷药“神器”,无人机一经出现便备受农民欢迎。在农业大省河南,在试点农机补贴的带动下,短短两三年内全省拥有量已达300多架。

      这一天,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鹤壁市,58岁的农民唐全合正在根据前一阵的倒春寒和小麦长势,制定下一步的田间管理计划。靠着“星陆双基系统”,他就能知道啥时候施肥、啥时候打药、啥时候防干热风。

      老唐说:“如今种地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小麦都是一类苗,单位面积内绿叶比例较高,苗情较好。”

      唐全合是个使用“星陆双基系统”种粮的农民,他每年种出来的粮食,足够10万人吃一年。

      在即将开始春播的东北,“大粮仓”黑龙江的水稻秧苗管理正是关键期,玉米也即将播种。在黑河市勇胜现代农机合作社,翻地机、播种机等共41台大型农机具都已检修完毕。理事长杨永合说,合作社一共经营了3万亩地,玉米种子、化肥都已买好,“五一”之后就开始翻地。地翻好后,不到半个月工夫就能全种上。
俗话说,秧好半年粮。如今,水稻集中育秧系列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为丰收打下了好基础。在黑龙江绥滨农场一处育秧大棚内,地上像铺了一层绿油油的地毯。种植户李艳芬正在查看秧苗长势,并不时拿着喷头,为秧苗补水。“现在都是标准化育秧大棚,培育的都是好秧壮苗。”李艳芬说。

      “物联网农业”的新技术,甚至也用到了育秧中。黑龙江八五九农场管理区智能化育秧大棚控制室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数公里之外的棚内相关数据便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形成一张张动态曲线图。想要灌溉、通风,点一点鼠标就好了。种粮大户李树权掏出手机,打开育秧棚监控系统,与电脑同步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就立刻呈现。

      “农业生产的变化之大,和整个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一样,令人感叹。”安徽定远县池河镇农技站站长许成枝说,“20多年前拉犁耕地靠的是人力畜力;分田到户初期,水稻亩产600多斤就不错了。如今用上了新技术,达到1200斤。”

      “谁来养活中国人”答案渐明,新型种粮大户成为主力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一连增”,但当前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主粮供求格局已由“总体平衡、丰年有余”转为“紧平衡”。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耕地等资源日趋紧张,中国有能力继续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吗?

      记者在各地采访看到,除了农业新技术的加速应用,耕作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普遍兴起,也正在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而努力。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河南冬小麦正由南至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值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预防和控制赤霉病、条锈病等穗期重大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冬小麦是夏粮的主体,也是每年我国农民收获的头一茬粮食。在我国的粮食生产结构中,夏粮产量虽然只占全年的1/4,却至关重要,关系着后面的粮食生产是不是能如期进行。而夏粮之后,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秋粮,则决定了全年粮食的丰收大局。

      河南是冬小麦产量大省,而冬小麦是农机使用率的一大作物。在这个省,机械化耕作和收获,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据河南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介绍,最近5年该省的拖拉机从339万台增加到387.7万台,增长14.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幅高达130%。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农业人口外流,农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一度引发“谁来种田”的担忧。张开伦认为,河南省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2000万之多,粮食仍能实现连年增产,与机械化发展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紧密相关。

      据农业部统计,去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人力畜力为主转为以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新阶段。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三大粮食作物这一比重均超过75%,小麦生产更是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而随着种粮食和为种粮食提供施肥、喷药等服务的各种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兴起,土地产出效率得到提高,也为增加粮食单产做出巨大贡献。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长发镇正合村,不少院落紧闭,记者所见多是老人的身影。村委会主任王凤财说,全村1330人中有600多人进城务工,占壮劳力的八成以上。留守农村的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50岁左右的妇女以及小孩。“村里8700亩耕地全部由一家合作社耕种,没有一亩地抛荒。”王凤财说。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已有317万户、家庭农场87万个、农民合作社124万家,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200亩。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新时期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标签: 春耕 农业 新常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