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水稻钵体育苗移栽技术成套装备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简介

   2015-05-12 农机1688网9780
核心提示:水稻是我国大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以来,各地认真执行《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 年)》,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和示范推广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12 年,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中,机耕、机整、机收等关键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机化,水稻机耕率达90%,机收率达65%,但水稻栽插机械化严重滞后,机插率水平只有31.7%,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水稻生产

    一、研究推广水稻钵体育苗移栽技术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水稻是我国大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以来,各地认真执行《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 年)》,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和示范推广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12 年,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中,机耕、机整、机收等关键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机化,水稻机耕率达90%,机收率达65%,但水稻栽插机械化严重滞后,机插率水平只有31.7%,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水稻生产整体机械化率和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2011 年农业部下发的农机发(2011)2 号《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中,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目标,即水稻种植机械化每年持续提高3-4 个百分点,力争到2015 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

 

    我国从2000 年开始实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经过12 年的努力,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从2000 年5.1%提高到2012 年31.7%。2012 年机插秧面积已达892 万公顷,是2000 年的10 倍。机插秧已形成水稻机械种植的主流方式,正在迅速推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作方式正在发生快速改变。与此相应,水稻插秧机社会保有量从2000 年4.45 万台增加到2012 年51.3 万台,年均增长3.9 万台(其中从2008 年起年增加量均在7 万台以上),2013 年将突破12 万台。但从我国目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与插秧机社会保有量结构分析看,一是目前我国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大多采用常规毯状育苗密植栽培模式,其难以解决毯状苗机插存在播种量大、插苗不均匀、漏插率高、秧苗质量差、机插伤苗伤根重、立苗慢返青迟、生育期短以及农药使用量大、土壤受污染较重且难以实现高产超高产等问题,近几年来,钵体毯状苗(即下钵上毯)机插技术的研究也在进行中,一些改良产品也已经面市,但仍不能根本性地改变毯状苗的植株矮小,苗弱、生长周期短、必需密植、抗灾能力差等缺陷。二是我国目前水稻插秧机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社会保有量中各类手扶式插秧机占的比重较大,而乘坐式插秧机占的比重较低,随着我国城镇化、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加快推进,必将推动乘坐式插秧机的快速发展,将有效解决手扶式插秧机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不高等问题。另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已联合发文开始在11 个省市进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水稻插秧机达报废年限的约占总拥有量7.6%(插秧机使用年限为6 年),由此可预计未来五~十年,我国水稻插秧机市场仍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常州亚美柯研制生产的水稻钵苗移栽成套装备技术包括水稻钵育秧盘、水稻钵苗全自动精量播种机、钵育秧盘自动堆垛机、水稻钵苗乘坐式高速移栽机(插秧机)、钵体秧盘电动(手动)清洗机,它与毯状苗水稻栽培技术属于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是在手工插秧技术、手工抛秧和其它机械插秧栽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新型水稻栽培新技术,与传统毯状苗旋转式强制插秧方式相比,具有更先进的栽插技术。该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是对我国水稻栽培模式的一项重大的改革和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种突破,可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常规采用的毯状苗插秧机以及其它机插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龄弹性小、插苗不均匀、机插伤苗伤根重、栽插时间受限制;密度限制大、成穗数受影响;栽后立苗慢、返青迟、生育期较短;后期水稻灌浆受影响、增产难度大等问题,2012 年,农业部把“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列入了农业部2012 年农机主推技术12 项中,这表明该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已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这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加快促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步伐,因此,水稻钵苗移栽技术将是我国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