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农机主营传统农机、载货汽车、农用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现代农业装备的销售与售前售后服务,号称是国内最大的农机连锁企业。于2009年10月30日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创业板首批公司。被称为农机界的苏宁电器,上市后遭到爆炒。
上市后的2009年、2010年,吉峰农机继续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1.80%、32.23%,并在2010年、2011年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两次10股转增10股的慷慨分配,一度有苏宁电器的范儿。但2011年业绩增长率只有5.96%,2012年意外地出现断崖式的暴降,2013年、2014年更是巨亏。2014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高达-37310万元。要知道,其IPO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8040万元。
第四季为惯性沦陷季?
从2011年开始,吉峰农机第四季度的业绩成了一年最差的季度。主要原因,一是第四季度的销售费用远高于其他季度。此前一年,2010年1-3季度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8%,而四季度降至4.61%,否则当季将亏损,2010年的净利润就会下滑。而2010年11月1日,正是限售股解禁之日。2011年1月12日吉峰农机公布每10股转增8至10股的2010年利润分配预案后,一字涨停,而此时创业板综合指数却是四连阴。吉峰农机股价从1月12日的29元涨到2月25日的39.29元,涨幅高达35.48%,同期创业板综合指数从1068.63点涨到1071.57点。短短几个月,高管及实际控制人王新明的家族成员套现金额超过1亿元。但从2011年开始,第四季度的销售费用远超其他季度,导致净利润比其他季度少。
二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2012年、2013年、2014年第四季度分别亏损2914万元、10855万元和28802万元,同一期间分别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590万元、8835万元和26531万元。
2012年滑铁卢
如果说,2007年是吉峰农机业绩神话的起点,那么2012年就是神话的终点,当年净利润暴降81.74%,2013年、2014年分别巨亏14413万元、38708万元。
那么,2012年发生了什么?
从前三季度来看,业绩也不算太糟糕,除了第一季度外,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不过净利润出现下滑,2012年1-9月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8.37%,但全年却暴降超过八成。吉峰农机称,经营收益受工程机械行业调整影响下滑明显。
事实上,销售费用暴增才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当年销售费用暴增了12545万元,且人为操纵痕迹明显。2012年四个季度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0%、5.59%、9.13%、12.90%。第四季度远远超过了前三个季度。第四季度贡献全年29.43%的营业收入,而销售费用却占到43.33%。
2012年下半年的营业收入比上半年仅仅增加了15.57%,销售费用却暴增117.24%,而维修及三包服务费暴增了473.64%、运杂费增加了74.78%。2012年上半年的维修及三包服务费竟然比上市时的2009年上半年还要减少127万元,但营业收入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了18.69亿元(注:这只是三包服务费,还不包括维修费,招股书没有列示明细)。
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201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比2011年上半年增加2.94%,销售费用却下降9.88%。而且,2011年上半年、2013年上半年均披露销售费用明细,唯独2012年上半年没有披露,究竟是公司无意的遗漏还是有意的隐瞒?
201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比2010年上半年增加77.66%,但是维修服务费却下降30.63%,运杂费则暴增了268.07%。2011年全年营业收入比2010年增加40.37%,但是维修服务费仅仅增加了15.12%,运杂费却增加了69.60%。
从吉峰农机历年财报来看,上市前销售费用率在6%以内,2009年上市当年突破6%,达到6.38%,之后,营业收入越高,销售费用率就越高,2011年达到7.46%,2012年达到8.77%,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纪录,销售费用率达到9.65%,2014年营业收入下降34.54%,而销售费用率则进一步攀升至10.91%。运杂费占营业收入比例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分别为2.44%、2.95%、2.95%、3.09%、3.06%。
上市前2009年1-6月的销售费用率5.83%,但当年7-12月销售费用率升至6.96%。从这一变化中,无法想象,上市前的销售费用率是如何“严防死守”的?毕竟,一个百分点也影响800多万元的利润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