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里的武俊强
武俊强正在倒车
驾驶室里的武俊强
三夏时节,机收小麦成为德州广袤农田里的一道风景线。看着金灿灿的麦粒颗粒归仓,农民朋友们把喜悦与激动写在脸上,而成就小麦华丽“蜕变”的联合收割机机手,则顾不得擦干额头上的汗水,就驾驶着“铁牛”向另一片麦田驶去。16日,德州麦收渐进尾声,记者走进收割机机手武俊强的“战场”,感受他今年麦收时节的付出与收获。
“玩命”收割曾2天2夜没睡觉
16日中午,记者见到德城区金庄村村民武俊强的时候,38岁的他正在给联合收割机上黄油,“麦子收完了,就得给收割机做做保养,这样明年麦收的时候,才会不出问题。”武俊强说这番话时,脸上满是笑意和闲适。
早在几天前,麦收中的武俊强则是另一番模样:整天灰头土脸,鼻孔、头发上都是麦糠,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用武俊强的话说,自己一般早上5点出发,一进入广袤的麦田,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直到中午12点才会停一下机器,匆忙扒拉点媳妇送来的饭菜,然后立刻就投入割麦中。只要收割机一发动,就到了晚上12点以后。
从6日开始,武俊强驾驶着自家的收割机,零零散散地“割遍”了附近的多个村庄,8天时间,400多亩小麦,近40万斤粮食,被他的“铁牛”卷入腹中,还之于民。赶上忙的时候,武俊强曾2天2夜没睡觉。
“感觉麦收这几天就是在玩命,每天割完麦子回来,自己直接躺在床上睡死过去。”武俊强说起麦收,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累”。
辛苦自知每天平均都要喝15斤水
在武俊强的收割机驾驶室里,记者看到一个2升装的雪碧瓶子。武俊强说,自己割麦子的时候,驾驶室里面的温度很高,所以需要不停喝水。基本上每天都要喝个三四瓶,算下来8天得喝了120斤水,而且基本不上厕所,全部通过汗液排出来了。
此外,驾驶室里还有各种工具、备件,以便于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修理。但是遇到收割机削刀卡住,或者陷入大坑里的时候,武俊强也只能暂时停下机器,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的收割机驶过麦田,留下整齐的麦茬。
下午2点,记者坐上了武俊强发动的收割机,一起向着前几天收割过的麦田开去。一路上,收割机像喝醉了酒一样,晃晃悠悠,“收割机的重心在上部,轮子在后面,驾驶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掌握平衡,否则很容易翻车。”据武俊强介绍,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割麦子的速度。经过几年的摔打,自己凭借着娴熟的技术,在附近村庄里也算小有名气,不少老乡都喜欢找他收割。
武俊强说,累点苦点,咱挣的是钱,别人收获的是粮食和希望。所以苦于累都不算什么。
爱上农机2台大型机械回报丰硕
这两年,由于大型收割机越来越多,武俊强在忙完了本地的麦收之后,并没有去其他县市区,甚至远赴天津、唐山等地参与跨省收割。早在2010年武俊强刚买农机的时候,一心想要回本的他,曾经和一个兄弟搭伙,驾驶收割机持续运转了7天7夜。“那年割了1000多亩,遇到较大的地块,经常是连轴转。”武俊强回忆起那段日子,眼里依稀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今,当初花7万6买的联合收割机早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武俊强还购置了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一辆别克轿车。武俊强说,自己一开始就是给别人打工,看着别人通过农机致富,自己一狠心也购置了一台,这几年,自己去过河南学技术,还多次参加跨省麦收,感觉自己除了在麦收中挣到了钱,更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勤劳是幸福的真谛。
武俊强说,自己还要将农机开下去,接下来,准备加入一个农机合作社,学习更好的农机技术,争取在明年的麦收中帮助更多的农民收获小麦,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