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种粮的效益低,道岔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宋立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地小麦需要种子80元,播种40元,浇水120元,割麦子80元,尿素和农药钱250元,总成本约600元,一亩小麦产量1000斤能卖1200多元,不算人工成本纯利也就600元。而他平时打工一天的收入在150元左右,单纯在家种地对他来说确实不合算。
2013年,种粮大户金德华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道岔和周边几个村的600亩农田,从事小麦规模化种植,同时,对于失地的农户,优先提供工作岗位,使当地农民领上了“双薪”。
在金德华看来,小麦规模化种植还是“有利可图”。金德华告诉笔者,规模化种植,就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他用的农药和化肥直接从生产厂家购进,每亩就能省下20多元,再加上他采用的“青麦6号”良种,每亩小麦增产近百斤,这一降一升之间600亩地就能增收8万多。下一步,金德华还要开展多元化种植,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尝到土地流转“甜头”的还有利津东胜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林官胜。他与金德华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提供耕、种、收、秸秆还田一条龙服务。林官胜说,传统耕作模式下,来请干活的人都是零散的土地连不成片,大型农机不好操作,与金德华合作后,每亩作业的价格降了下来,农机规模集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出来,收入不降反增。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解决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迫切需要农机合作社扮演主要角色。”利津县农机局局长薄传民告诉笔者。在一家一户的土地长久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该县积极培育农机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飞跃。
为尽快壮大合作社,利津县农机部门狠抓资金扶持,争取县财政提供给农机合作社周转资金200万元,协调银行抵押贷款150万元,让农机合作社“有钱办事”;狠抓项目支持,先后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1万亩,农机深松作业面积11万亩,以项目支撑合作社发展,让农机合作社“有活可干”;狠抓协调服务,积极解决农机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农机合作社“有路可走”;狠抓规范建设,打造农机合作社品牌,让农机合作社“有劲发展”。
建设重点上,积极引导农机合作从单一的服务主体变为服务和经营双主体,大力培育“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从业队伍,为农业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高质量的农机服务,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大力筑强合作社发展根基,让合作社“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从而达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机械化”的目标。
截至目前,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29家,从业人员500多人,服务农户7800多户。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2万亩,托管土地5.5万亩,订单作业16.8万亩,年营业收入43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成为当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