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近年来,耕地质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土壤进行整治,对耕地进行修复,我国耕地保护与治理初显成效。本报选取了黑土地保护、建设用地复垦、农膜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典型地区进行了调研采访,探求如何在保护中利用耕地,在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兼顾耕地资源环境的农业可持续之路。
黑土是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对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曾经黑黝黝、抓一把能出油的黑土地,如今已疲惫不堪逐渐变薄。如何让黑土地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恢复“体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伴随农业部、财政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的启动,记者近日再一次来到东北,探寻黑土地的保护利用之道。
黑土变薄令人忧
原来“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如今正发生改变。由于度的开发利用,黑土地退化明显。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村党支部书记闫中杰挥锹挖开了一块地,不到30厘米,便露出了黄土层。前一段,专家告诉他:“黑土层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60至70厘米,下降到平均20至30厘米,并且还在继续退化。”
行车的路途上,记者看到高速公路两旁的坡地、林地很多已经变成了耕地。据介绍,原先的不少大豆田也变为玉米地。吉林省农安县创业村农民姜成辉说,大豆能固氮肥地,过去东北不少农民都习惯粮豆轮作,利于提高土壤地力。但种大豆效益低,每亩纯收益不到玉米的一半,现在大家越来越不愿意种。
“感觉黑土层营养越来越少,不得不多施化肥。现在种6亩玉米,化肥底肥就得600斤,追肥还得500多斤。化肥用量比20年前增加了近一倍。”姜成辉说,如今,粮食产量靠化肥顶着,由于有机肥源明显不足,大部分农田已多年不施有机肥。农民们说,以前的土地土壤层较厚,脚踩上去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现在许多地方土壤板结得厉害,踩上去根本看不到脚印。
吉林省黑土地耕地面积达52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成以上。吉林省农委巡视员于文波说,每年流失表层土壤平均可达0.3至0.7厘米,耕层有机质以每年0.1%的速度下降。耕地的犁底层深度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20厘米左右下降到13厘米。土壤的持续供肥能力下降,作物病害发生频率提高。
据监测,黑土表层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一部分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至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40至50厘米,部分地区下降到20至30厘米,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完全丧失腐殖质层的“破皮黄黑土”。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近些年来,东北黑土区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大豆、杂粮等肥田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同时,农家肥使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黑土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在作物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耕地地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以及土壤贫瘠化。
黑土是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约4.8亿亩,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的三分之一,对保障粮食很重要。黑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专家已发出警告,如果不加以保护,黑土继续退化,东北“大粮仓”的基础不牢,优势也会失去。引以为自豪的宝贵黑土地资源将不复存在。
种地为何不养地
当前东北黑土地面临的“量减质退”局面,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记者采访发现,这主要源于过度开垦利用、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长期忽视水土保持措施等。加之,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等制度性约束缺乏,农民无法从保护黑土地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导致农民“重用地轻养地”,黑土地不堪重负。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层不断变薄的重要原因。目前东北已有700万公顷左右的坡耕地的黑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237万公顷的坡耕地黑土层已经消失。不久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参与政协东北黑土地专题调研。他说,如果任由水土流失继续发展下去,50年后东北黑土地又将有94万公顷坡耕地的黑土层彻底丧失。
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单一,制约土壤肥力提升。同时,种养发展不协调,玉米就地青贮转化饲料率低,草食畜牧业滞后。据吉林省榆树市有关人士介绍,根据吉林省实施的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2013年该市获得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资金150万元,项目耕地每亩补贴10元,农户施用农家肥按2至3立方米计,仅运输成本就要80至120元,“这样很难调动农民养地积极性”。
秸秆还田是增强土地肥力的有效措施,但不少地方的秸秆还田率还不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长期从事水稻育种工作,跑遍了东北的水稻主产区。据他观察,一些农民对秸秆还田有疑虑,由于操作中有出现秸秆、土壤不结合导致产量下降的可能,农民宁可把秸秆烧了也不还田。
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周宝库认为,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黑土地保护措施的推广。比如,等高耕作应该是治理漫岗坡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受原有顺坡承包土地的制约,很难统一推进。平原地区深翻深耕需要大马力拖拉机,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统一作业。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地块零散,多以顺坡条带状为主,导致等高起垄、修埂、筑沟等治理措施难以落实。
此外,还有黑土地保护技术集成研发不够等原因。
保护黑土该咋办
黑土地的现状已引起各界高度重视。政协专题调研组在不久前的专题报告中建议,层面应尽快出台保护黑土地资源的法律或法规,尽快实现黑土地资源保护的刚性约束,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黑土地资源的保护,建立黑土地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推行保护性耕作制度,大幅增加黑土地农田基本设施投入,对于城市化建设等非农建设用地实行黑土耕作层土壤剥离制度。
农业部、财政部也积极行动。今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亿元,支持东北地区17个产粮大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黑龙江省确定双城等9个试点县(区),计划落实黑土地保护试点面积100.83万亩。其中整建制推进涉及4个整乡推进、62个整村推进和53个合作社。”黑龙江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说,整建制推进有要求,试点县要“县内有大中型有机肥厂、乡镇内有农机合作社、村里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土地集中连片,每个县实施面积不少于10万亩。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省黑土地保护试点实施方案,并探索了平地玉米区、坡耕地等不同的技术方案。
据介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不断扩大黑土地保护面积。全区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万亩,有效解决了农民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造成肥料浪费及地力下降等问题,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该区以希勤乡爱强村、同心乡同德村连续10多年施用农家肥为基础,向246个行政村扩展,施用农家肥面积达到50万亩。
曾衍德说,要坚持用养结合、保护利用。统筹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黑土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路子。同时,要坚持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以耕地质量建设和黑土资源保护为重点,统筹考虑土肥水种栽培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确保黑土地保护取得实效。他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有机肥资源利用增肥。各地要根据不同纬度重点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和秸秆堆沤还田等不同的秸秆还田技术。还要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在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发展从事有机肥生产和施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和使用有机肥。
粮豆轮作培肥。通过建立合理的轮作种植制度,推行粮豆轮作,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由于收入差异,目前农民不愿意种植大豆,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
缓坡地治理护肥。坡耕地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要根据实施情况,对不同坡度的缓坡耕地,采取机械起垄横向种植、短坡种植、等高修筑地埂,结合地埂种植生物篱带等治理措施。
此外,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中国农科院农业区划所副所长徐明岗认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一定要有承担任务的载体,像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就是很好的载体。他们有保护黑土地的强烈意愿,又有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条件,把他们作为试点工作任务的承担者,效果更好。
治疗黑土地“贫血症”
2015-07-28
经济日报7270
核心提示:黑土是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约4.8亿亩,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的三分之一,对保障粮食很重要。黑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专家已发出警告,如果不加以保护,黑土继续退化,东北“大粮仓”的基础不牢,优势也会失去。引以为自豪的宝贵黑土地资源将不复存在。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 我国最有可能实现赶超的是这种新能源拖拉机
- 工机农机有何不同,工程机械企业如何成功切入农机行业?
- 国际农机展200-250马力和3款3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
- 国际农机展上31款100-200马力的拖拉机
- 洋马第三久保田第七,河南10大插秧机补贴销量、主销机型与价格
- 9月数据出炉,前3季度拖拉机产量38万台,全年大拖可望创新高
- 冠亚军占比近半,久保田第六洋马第七,湖南10大插秧机补贴销量、主销机型与价格
- 冠亚军占比超75%,江苏6大插秧机补贴销量、主销机型与价格
- 2024年1-9月插秧机补贴销量增超15%,企业排名有哪些新变化?
- 天人冠军徐工亚军英虎第三雷沃第四,前四占比超55%,甘肃12大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与价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