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四问油菜生产机械化

   2015-08-25 中国农机化导报 6100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油菜产区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也是上的越冬油菜产区,属于稻油轮作区。而在轮作区种植油菜,茬口衔接的问题就很重要。而在轮作区油菜生产面临的难题就是生长期的不足。
    为何人工收获损失率明显高于机械收获?

    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徐振兴解释,此次人工收获的检测是按照农村传统人工收获用镰刀割倒、田间铺放晾晒打捆、人工搬运至晒场、链荚拍打、人工清选等流程。收获损失主要包括割倒损失;田间铺放、晾晒、打捆损失;搬运损失;脱粒损失;清选损失。四个检测点平均总损失率为15.61%,其中割倒平均损失率为0.62%,田间铺放、晾晒、打捆损失率为7.7%,搬运损失率为2.37%,脱粒损失率4.74%,清选损失率为0.18%。可见,在人工收获各环节中,割倒和清选环节的损失率均较低,两个环节的损失之和不足总损失的10%;铺放、晾晒、打捆的损失率较高,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个检测点的损失分别占到总损失的29.3%、74.2%、49.5%和44.8%,主要是因为经过晾晒之后干燥易爆裂,在进行打捆时,轻微的振动都可能引起果荚爆裂,油菜籽弹出,所以该环节损失率较高;搬运环节的损失主要取决于搬运距离,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搬运损失率也会逐渐升高。

    “正因如此,如今许多农民在收获油菜时,都是选择在田块里直接铺彩条布进行晾晒、脱粒,减少了打捆、搬运环节的损失(占总损失的50.5%—87.7%),降低人工收获损失率。”徐振兴表示,通过这次油菜收获损失的检测,充分证明了人工收获损失比机械化联合收获方式和机械分段收获损失都要高,彻底改变了机械收获损失大的传统观念。人工收获不仅损失大,而且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又受天气影响,为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

    油菜收获损失率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专家组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得出,油菜收获损失主要受油菜栽培方式、收获时间、天气及收获方式等因素影响。

    油菜的栽培方式对机械收获损失影响很大。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的机械联合收获损失率分别为8.19%、5.32%、11.2%、15.86%,安徽,湖北、湖南都较高。因为安徽的油菜为机械直播,比较适宜机械收割,损失率最小;湖北、湖南为人工撒播,在湖北检测点为避开雨天,收获偏早,割台损失小,但所检测的2台机型脱粒清选损失都超过8%;而湖南检测点因采用人工撒播,油菜生长不成行、枝条交错无序而且杂草较多,导致收割机割台损失加大。

    油菜收获时间是根据油菜成熟情况来确定,直接影响到油菜收获损失。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收获油菜,其损失主要集中在割台(割倒)和脱粒两个环节。收获过早,果荚成熟少,不易裂角,割台(割倒)损失少,但是未成熟的青果荚多,不容易脱粒,清选脱粒损失就会增加;反之,收获过晚,果荚成熟多,易裂角,割倒损失就会加大,因成熟的果荚多,容易脱粒,脱粒损失会减少。这次湖北检测点为避开雨天,收获偏早,割倒损失很小,但脱粒清选损失很高,就充分说明油菜收获必须要选好时间。

    天气的变化是影响农作物收获的主要因素。综合比较四个检测点的人工收获损失率分别为江苏13.22%、安徽14.51%、湖北13.04%、湖南21.67%,机械联合收获损失率分别为江苏8.19%、安徽5.32%、湖北11.20%、湖南15.86%,安徽和湖南两个检测点的机械分段收获损失率分别为9.88%和13.18%。从结果可以看出,湖北、湖南的机械联合收获损失率均比安徽和江苏高,主要是由于这两点检测期间降雨频繁,导致总损失率偏高。

    机械分段收获不如联合收获吗?

    分段收获损失率大于联合收获损失率,是否意味着分段收获不如联合收获的方式好呢?

    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副组长、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究员吴崇友分析,分段收获的优势在于适收期长,延长作业时间3—7天,损失率一般也可控制在8%以内,特别是对于高大、高产、倒伏油菜,增产幅度大,对于各种各样的油菜都能收获,适应性强,还便于秸秆还田、籽粒保存等。

    在我国油菜的北方产区,如新疆、内蒙古等地,都多为分段收获,特别是内蒙古的海拉尔地区油菜基本上是的机械化分段式收获。这片区域的油菜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由于油菜种植规模化发展较好,田块大,加上是旱作区,所以更加适合分段式收获。正因为如此,从范围来看,北方地区的油菜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于南方地区还更高。

    但是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稻油轮作区的油菜进行分段收获就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首先就是气候条件,南方油菜收获时常遇上阴雨天气,对于机械收获影响很大,除了损失率大以外,分段式收获的两次下地作业也对田块不利。割晒机对功率要求更大,而割幅理论上又要超过油菜铺放宽度和机械行走宽度,一般应在3米左右。但稻麦轮作区的田块又小。大机械小田块,这个矛盾机械很难解决。

    吴崇友建议,无论是机械分段收获还是联合收获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种植类型和种植制度,才能形成满足要求的高产的机械化技术模式。所以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实现规模化是前提,机械化是手段,高产是目的。为此,专家组建议油菜的机械化收获方式应该坚持两法并举,以机械联合收获为主,机械分段收获为辅。

    机械化移栽不如机械化直播吗?

    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雷团队经过研究发现,油菜机械条播+适度管理+机械化收获是一条比较可行且高产稳产的技术路线。特别是机械直播后,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作物抗旱、抗倒伏的能力都有明显优势。实际情况中,目前油菜机械化直播的占比也更大,这与直播作业简单,机械设备也更加成熟有关。而相对于机械直播而言,机械化移栽却发展较慢,这又是为什么呢?

    目前,我国油菜产区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也是上的越冬油菜产区,属于稻油轮作区。而在轮作区种植油菜,茬口衔接的问题就很重要。而在轮作区油菜生产面临的难题就是生长期的不足。吴崇友说,江苏、浙江等地,10月底收完水稻才播种油菜,时间非常迟,导致油菜产量很低,亩产只有100多公斤,比正常产量低70%—80%。播种迟导致产量低,农民就没有了种植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区冬田撂荒更加严重。

    吴崇友说,在播种期较迟、生长期不足的地方,利用机械化移栽油菜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茬口不足、产量低的方法。但目前油菜移栽机具还不太成熟,影响了农民采用油菜移栽的积极性。传统的裸苗式移栽机,还需靠人工分拣苗,属于半自动化,主要问题还是效率低,对土壤的适应性差,难以大面积推广。

    吴崇友和他的团队借鉴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方式。“我们尝试把油菜苗育成毯状苗。所以跟扬州大学的技术团队联合攻关,基本解决了育苗问题,能育出满足移栽要求的、秧苗素质较好的毯状油菜苗。机械化插栽后,经过测产,产量能达到280公斤。”

    而油菜移栽在实现了机械化以后,优点十分明显。首先就是作业效率高,是直播效率的3倍。二是高产稳产,对于生长期不足的地方,移栽的产量比直播的要高而且更加稳定。三是效益比较好,作业效率高了,效益就能好。人工方式种植,一亩地需要两个工,至少240元,一亩地机械栽插只要70元。而产量与直播的相比又提高50%,也就等于每亩提高300多元的收益。四是机械化移栽的适应性更强,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

    “从这些方面来看,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还是有比较好的推广前景的。”吴崇友认为。

    专家观点:油菜生产机械化下一步还需要做什么——机具、农艺、观念同步推进

    通过这次的检测活动,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建议。要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以机械联合收获为主,以机械分段收获为辅。开展油菜机械化耕整、开沟、施肥、播种、植保、收获及烘干等各个环节试验示范,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节的主推技术模式、配套的机具机型及操作规程,形成不同地区的机械化生产模式,为大面积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从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推动油菜稳产、高产,确保食用植物油稳定供给。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油莱收获机械的质量与性能。油菜收获机实际损失率仍较高。主要原因是割台损失偏高,是由于种植方式不适合机械收获,拨禾轮碰撞油菜植株造成角果开裂掉粒,导致割台损失偏高。为此,专家组建议,首先要进一步研究优化割台设计,降低割台损失;同时,为减少侧面损失率,割台不仅应加装立式割刀,还要研究最适宜的割刀高度。其次提高机具制造质量。要对现有油菜收获机械不断熟化,进一步完善关键技术,对关键部件进行重点突破,提高链条、皮带等易损件的可靠性,以减少故障的发生。还要提高机具利用率。适应同一底盘上收割油菜、水稻、小麦等割台互换需求,加强割台等主要工作部件的互换性研究与探索,尽可能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同时,加快割台标准化生产,提高不同企业间收获机割台的互换性及通用性。

    二是切实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油菜机械化生产受油菜品种、栽培技术及种植方式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实际生产中要切实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要优选品种。要选择生长期短、枝叉紧凑、成熟期一致、抗倒伏、抗裂角品种。要优化种植方式。规范行距株距,并依据收获机割幅,留好厢沟,以减少割台侧面损失。要选好栽培方式。在农时茬口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机直播或机械开沟与人工散播方式进行种植,如果采用移栽方式,要尽量增加栽植密度,密度大有利于株型紧凑、成熟度一致性提高,有利于机收。

    三是合理确定机收作业期限和时间。油菜的收获时间不仅关系到油菜籽质量,还影响到收获损失。油菜机械化联合收获时间一般应选择在黄熟期后5—7天为宜,收获作业作业时间是下午3—7点。因为在油菜黄熟期即100%角果呈黄色时进行收获,油菜籽粒质量较差,较难脱粒,排杂夹带损失较大;如在完熟期即100%角果枯黄时收获,虽然籽粒质量好,易脱粒,排杂损失,但割台损失大;而早晨露水大,角果湿度大,易造成机具拥堵和较高破碎率;中午阳光暴晒,角果易开裂,造成割台损失较高。

    四是改变传统收获方式,降低人工收获损失。鉴于人工收获损失率高于机械收获损失率,而且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晾晒、脱粒等环节受天气影响较大,建议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机械收获的方式。在丘陵山区及坡度较大地块,不便于采用机械作业而只好采用人工收获时,建议要改变在田间打捆、搬运到晒场脱粒清选的传统方式,尽量在田间就地晾晒、脱粒,从而降低打捆、搬运环节的损失。

    五是加强培训,提高机具使用和作业的规范性。同样的机具在不同的作业状态参数下收获损失率差异较大,除了与栽培方式和油菜品种有关外,还与机手的操作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专家组建议加强机手作业规范的培训,提高机具使用和作业的规范性,降低油菜收获损失。
 
标签: 油菜机械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