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7:农机补贴将向“短板”倾斜
自2004年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机补贴对农机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补贴资金从70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236.4亿元,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
基于此,为加速农机化进程,农机补贴的额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预计2016年的补贴额度或将小幅增长,达到240亿元左右。
农机补贴在10余年的运行过程中,补贴额度不断攀升,操作方式也不断优化。2016年的农机补贴或将呈现出两大特点:,从补贴方向分析,“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将成为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农机补贴的基本发展方向;第二,从引导作用方面分析,农机补贴将进一步向“补短板”方向倾斜。
眼下农机补贴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
在农机具种类上,将向经济作物种植与收获机械、深松机、大型高端农机、粮食作物的种子加工、收获后处理、秸秆处理、粮食贮存等环节倾斜。
在补贴对象上,将继续向农机大户、农业和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倾斜。
在补贴区域上,丘陵山区等农机化水平偏低的区域将成为农机补贴特别关照的区域。
此外,推进集成应用先进生产技术机械补贴。集成应用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提高水、肥、药、农膜等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和畜禽粪便、秸秆等的资源化处理,也迫切需要农业机械提供装备支撑。
毋庸置疑,农机补贴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在调结构、补短板等方面将会发挥更重要的引导作用。
变局8:消费群体由个体向合作组织加速转变
近年,伴随着农村组织结构的变化,农机消费群构成也在悄然发生改变,2016年这种变化还将继续,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农机消费者构成正由个体向群体转变。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快速成长,带动农机合作社、家庭农机、农机大户的快速发展。市场调查显示,近3年以来,农机合作组织每年以15%的速度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农机消费构成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即由原来的消费个体为主转变为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为主。
其次,消费者理性化消费改变了竞争方向,过硬的产品质量、先进的使用功能、率、大品牌等成为用户选择的首要因素。舒适性、产品外观设计美观也成为近年影响市场竞争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市场的回归诠释了农机市场的进步,也要求企业从过去的营销思维中走出来,专业、专心的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压缩经营、服务成本,才能挟产品以令用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消费需求升级。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舒适性最不满意,说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升级,他们从埋头赚钱到减少操作强度赚钱。这种需求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关注点的转移,另一方面也提醒生产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多下功夫,人性化设计已经不是论证的问题了,而是要提到设计日程上来。
最后,售后服务依然成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农机产品已基本成熟,售后服务能力已经实现了与消费者需求的对接,但他们依然表现出对售后服务的不安,他们对服务的期望不仅是服务的及时性,而且要确保配件供应。企业要想在服务竞争中胜出,以下两个因素很关键:其一,服务的及时性,尤其是在跨区作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农忙时,时间对于机手是最宝贵的;其二,服务的性,要拓宽服务的疆域,从过去传统的维修服务走向培训机手、提供作业信息、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提升现代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