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塔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自初中毕业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自学农机维修成为业内能手。2008年,获得诸暨“十佳职业农民”称号;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技术标兵”;2015年,参加中国农业职业技能赛总决赛获一等奖,被评为“技术能手”。
4月28日见到赵维岳时,这个皮肤黝黑的男人正和两个同事一起,在吉峰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的工场里修一台洋马收割机的变速箱,“对不起,我们只能聊半小时,等下要去山下湖。那里刚刚来电话,有个种粮大户家的插秧机坏了,现在正是播种季节,农事不等人,得快。”
赵维岳说,看着大家等在田头盼他去修的焦急样,“恨不得能生翅膀,立刻飞去。”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赵维岳和农机结缘,是受了成长环境的影响。“我父亲是我们草塔的种粮能手。我初中毕业的时候,诸暨开始土地流转,父亲承包了100多亩农田种水稻,为解决人力不足的制约,父亲很早就购买农机来帮助生产。”赵维岳非常喜欢这些现代化的“小伙伴”,“它们工作效率高,农忙时非常得用。”
不过农机好用维修保养却难。“有时拉到田头,刚工作它就卡壳了,我们就打电话到农机部门请专家来修,可全市专家就那么几个,哪里忙得过来?停工严重影响生产,父亲非常着急。”就此,他埋下了做“农机大夫”的宏愿。
文化程度不高的他,每次农机专家来修机器,他就在边上打下手,“我这是偷师。”他笑着告诉笔者,“那时他们来之前,我都会先把机器拆了修修看。”靠着他的不断自学,到新世纪开年,他基本能保证自家农机的正常运转了。
让他渐为人知的是一场意外。2006年,我市开始推广机械化插秧,引进了13台东洋手扶式插秧机。赵维岳家也有一台。新农机大家都没有维修经验,草塔用户王可忠、王家井定荡畈合作社的机器相继出故障,当时厂家派来的维修人员也不专业,没能解决问题。季节不等人,秧苗等着下田。赵维岳得知后,主动将自家没发生故障的机器和王可忠的病机反复拆装,仔细分析比对,最终排除了故障,得到了农机部门的肯定。
2007年,赵维岳的父亲和草塔其他几个大户合作成立了草塔农业合作社。赵维岳农机维修任务也繁重起来,合作社其他成员的农机“有病”也得他出马。为此,他成立草塔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以农机维修为龙头,组织农户一起扩大农机服务范围,提高机器使用效率,从而增效增收。
他的热心和技术得到了业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外镇农民找他帮忙修农机。去年11月20日晚上8点多,山下湖农机用户王才夫打电话给赵维岳,说自己的洋马收割机一不小心侧翻到沟里了,机器进水、损坏严重。根据气象预报只有第二天是晴天,后面几天都下雨没法收割。考虑到农忙抢收的重要性,赵维岳连夜驱车到山下湖,一直维修到21日凌晨3点才回家。
他在业内的名声也赢得了农机销售龙头企业吉峰农机诸暨分公司的关注。去年,该公司主动和他合作,让他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加入其下属的维修服务中心。“我市大多农机来自吉峰,不少制造商在这里安排了专门维修人员,我希望通过与它的合作,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好为农户服务;另一方面依托这一平台,在农机销出去前,强化农户“养重于修”的理念。农机和人一样,平日保养好,就会少生病,还能‘’。农机使用寿命延长,农户投资回报的效益就加大。” “农机大夫”的仁心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