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群女博士“种”2亿亩小麦

   2016-07-01 齐鲁晚报5450
核心提示: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马上出炉了,刘爱峰博士正在食品烘焙实验室密切关注着开锅后馒头的变化。这一锅7个馒头是用不同小麦品种的面

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马上出炉了,刘爱峰博士正在食品烘焙实验室密切关注着开锅后馒头的变化。这一锅7个馒头是用不同小麦品种的面粉制作而成的,刘爱峰博士每天就在实验室里负责对每个小麦品种制成的面条、馒头、面包进行品质鉴评,然后才将的小麦品种推广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小麦团队中,活跃着十几个像刘爱峰这样的女博士,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她们平均年龄在35岁,有经验丰富的大姐,也有刚毕业的小妹,有从舒适的行政管理单位辞职选择来此从事科研工作,也有留洋回来一心扑在小麦育种事业上的。

女人能顶半边天,这些女博士每天不是泡在实验室,就是扑在麦地里。从小麦最初的播种到生长期间的观察,再到麦收以及磨制成粉,最后到餐桌,每一步都浸透着她们的汗水。眼下,正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女博士们放弃休息时间,每天都到麦田里调查苗情。从事小麦栽培的冯波博士笑着说,从小麦种到地里开始,就跟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都要陪着它,看它慢慢长大。到麦收的时候,更是天天泡在麦地里。为了防晒防暑,这些女博士都全副武装,早上5点多钟起床,趁太阳还没出来就跑到地里做调查,而总是要忙到天黑才从地里出来,一天下来体力消耗非常大。

她们的身份除了是搞科研的女博士,也是孩子的母亲。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张荣志博士,女儿才7个多月,每天奔波在实验室和麦田之间,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家中嗷嗷待哺的女儿。从事小麦推广示范的孟维伟博士,一出差就是三四天,孩子8个月后,就很少见到母亲。

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李玉莲博士说,每个新品种的“出生”都要经过七八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其间要经历无数次失败的煎熬。她们所在的小麦团队经过努力,培育出来的小麦品种济麦22号在已累计推广种植2.11亿亩,也就是说,我们吃的五个馒头中,就有三个是她们所在的团队研发出来的。

 

每个转基因实验都要经过3个月的流程,从小麦的幼胚到愈伤组织,再到再生成苗。

冰箱里存放着成千上万个品种的基因。

市面上买到的馒头,就是这些女博士们在实验室里经过无数次验证之后,将的品种推广到餐桌上制作而成的。

如果她们不在实验室,那就一定在试验田。眼下小麦正在疯长,一天一个样,女博士们天天都得泡在地里做调查。

在温室内,刘爱峰正在对麦穗进行人工授粉。虽然温室内温度不算很高,但是呆时间长了也会汗流浃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