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且很多矛盾依然在累积,如不及时有效的解决,未来恐将难以收拾。我国农业发展情况错综复杂,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特色但也是极大的挑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是实现规模化经营
这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也是难点。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规模化生产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当下我国的土地流转政策旨在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然而这一进度还是不如预期,阻力依然较大,主要在于长年来农民形成的小农思想,以及规模化所需要厚实的资金。而从适度规模走向大规模、大农业,还需要更长更久的时间。
第二是良好的融资渠道
农业农村的发展一直处于资金难求的困境中,农业融资难已不是一时出现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农业的回报周期长,而且多数是小额资金交易,很多传统金融业如银行都不愿做,再加上农业风险高,更是让市场资金对农业退避三舍。
而当前农业的发展恰巧最需要的是资金支持。以规模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给农民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例如大型农机的投入、设施设备的投入等等,在人力成本上升的同时,机器设备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力,而这些在长周期的农业上回报缓慢,农民一时腾不出资金。
第三是实现机器换人
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因素让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请不起人、请不到人成为农村农忙时节的困难。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去年末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62%,但这一水平与发达农业相比恐怕要打折扣,首先是大型农机没普及;其次是没有实现智能化,很多如微耕机等依然需要人力来“照料”。
第四是培养高素质农民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要鼓励高素质的劳动者到农村创业,同时培训和培养未来的职业农民。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中,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国农村地区总体劳动力是充足的,欢迎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包括大学生到农村来投资农业、经营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五是实现农业信息化
去年在玉米价格不断下跌的同时,很多农民依然囤货,以期待临储玉米收不够,后期会涨价。可他们不知,仓库里的玉米已经多的装不下了。
农业一盘棋,是一体的也是多元的,要在广大地区和不通产业内,形成共通的信息流通渠道,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根据不同的调整种植结构。对此,农业大数据在未来或可发挥重大作用。
第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农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食物额度要求不再是“饱”,二是“好”,是健康。但我国的绿色农产品依然不多,发展空间也很大。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增强这种“绿色”的有效供给。
而绿色的农产品需要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农药化肥等一些农资的用量要减少,同时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包括水质、地力等等,让农业发展走上绿色可持续之道。
第七是农业保险全覆盖
农业保险是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可以替代部分农业补贴的功能,保护农业生产,尤其在我国农业经济基础如此薄弱的情况下,农业保险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体制还不完善,与发达相比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全,参保农民不多等等依然是有待突破的问题。要将农业保险厚植于农业农村,还需要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第八是牵手现代新型产业
现代农业已不能局限于农业本身,而要通过延长产业链,与加工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相结合,引入互联网思维,以新视角新方法拓宽发展渠道,打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壁垒,让更多资金与资源流入,盘活整个产业。
说到底,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还在于时间上,在于在矛盾爆发前能否完成改革。
而以上这些条件要素,也是我国农业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方向。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各条件要素之间还要打破壁垒,相互融会,协同发展,以科学合理的结构做蓝图,以信息为血液,不断创新,融会成一体,才能将我国农业推向的发展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