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拼图”错位:托市量激增凸显收储之困
从2013年开始,我国粮食收储形势越来越复杂,最突出的是面临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局面。然而,“三量齐增”,相对于需求,还是有缺口。
“国内粮食的缺口只有400亿到500亿斤,但是光是一个大豆的进口就1600亿斤,说明我们的缺口里面只考虑数量是不行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2月27日举办的“2016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上表示。
粮食“供求拼图”的错位,让镇守“天下粮仓”的中储粮感受到了最直接明显的压力。
2013年以来,由于宏观形势变化、粮食价格倒挂,社会企业收购积极性大幅下挫,政策性收储成为解决农民卖粮需求的主渠道。据中储粮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政策性收购8326万吨,2014年达到1.25亿吨,2015年更是创下1.8亿吨的“天量”,以每年近50%的速度激增。越来越多的粮食不是进入市场,而是涌入库存。
一边收购激增,一边销售不畅。而中储粮目前的仓容十分有限,远远达不到政策性粮食的收购规模。连续多年巨量收购的压力、上万家委托企业的监管压力、资金运行监控和露天储粮的管理压力等,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储粮的体系能力。前两年,人们称中储粮是“小马拉大车”,现在堪称“小马拉火车”了,严重超负荷运行。
“三个倒挂”:托市收购政策亟待改革
粮食收储面临的问题与托市收购政策改革密切相关。12年来,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面临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未来应何去何从?
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迎来20世纪丰产年,年产量达到10246亿斤。由于粮食过多、粮食流通体制性问题突出,造成库存压力、财政亏损压力巨大,决定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明确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方向。
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价格信号在逐步引导供求平衡。2004年开始,推出了一系列粮食生产保护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开始实行托市收购制度,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按照定时、定价、定区域设定收购价,为农民种粮提供托底保障。
专家指出,托市临储政策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获得合理收益,以及成功应对国际粮食危机冲击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从2004年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十二连增”,农民收入也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从2008年开始,随着农产品[0.00%资金研报]成本加速上升,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连续6年大幅提高托市临储收购价。以玉米为例,临时收储价格已由初始的0.70元/斤上涨到2014年的1.12元/斤,提高了60%。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粮价震荡下行,我国粮食收购价格在政策支撑下渐渐脱离供求基本面,形成了所谓的“政策市”,出现产销区、国内外、原粮成品粮价格“三个倒挂”,出现了政策性收购量畸高、粮食进口攀升、下游加工企业生存艰难等现象,运行了十余年的托市政策亟待调整。
优化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难题
当前,粮食收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现有粮食收储模式,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保持国库合理库存,构建多渠道流通收购渠道,调动企业收购的积极性,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已成为公众对粮食收储改革的共识。
专家表示,解决粮食供求和收储难题,关键就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难题。
对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研究员丁声俊建议,面对托市收购的复杂局势,除有关部门落实腾仓并库措施外,建议强化地方政府落实粮食省长责任制,采取调动多元主体收购积极性的硬措施,缓解托市收购政策实施压力,在抓好粮食收购和流通中发挥应有作用,在改革过渡期防止农民卖粮难,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表示,破解粮食收储难题,要改革改善粮食收储体系,让市场充分形成粮食价格,让政府对农业粮食补贴与粮食价格形成分离,让农民种粮多收益,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改革粮食收储体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