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东北和内蒙取消玉米临储 2016玉米政策传达出了这些信号

   2016-03-30 期货日报 作者:谭亚敏 任新普8520
核心提示:昨日,发改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举行媒体通气会。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在会上表示,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东北和内蒙取消玉米临储改为"市场化收购+补贴"

 

  昨日,发改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举行媒体通气会。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在会上表示,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对于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玉米政策改革”,一时间,大多数人的心里不是吃了定心丸,而是带有质疑去各方求证。因为两会过后一直在炒作玉米取消临储的消息,加上3月25号的一则消息搅乱了玉米市场的“一池春水”。该消息称,东北三省和内蒙将取消临储。

 

  “狼”来了,喊的次数多了,等真来的时候,大家都麻木了。对于此次玉米改革的消息,也是如此。

 

  “我的仓位很重,因为25号的这则消息,我过的很忐忑。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周一下午陆续传来确切的消息。”华东地区的一位投资者说。

 

  关于玉米政策改革的消息,农民有着同样的期盼。春播秋收,又到一年的春耕季节,玉米政策改革的消息不出来,农民即使是种玉米心里也不踏实。记者发现,在进行玉米临储以来,玉米面积逐年增加,加上年年丰产,玉米库存却呈现过剩态势。

 

  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罗守全介绍,目前国内玉米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据统计局统计,2015年玉米产量4491.6亿斤,同比增加178.7亿斤,而2015年消费量仅在3500亿斤左右。同时,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已连续4年多价格倒挂,目前国内外玉米每吨价差高达600多元。2007年起,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由于国际粮价深度回落,国内粮价已成为全球“高地”,加上市场消费低迷,加工转化开工不足,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东北等核心产区新粮收储矛盾和储粮压力比较突出。

 

  在此形势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和政策框架,即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具体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刘小南表示,此次改革,是希望更多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机制转变,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推动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种好粮、卖好价,促进农业持续增收;促进流通业发展,调动玉米流通、加工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性,增加产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中央农办一局副局长赵阳表示,对于新疆棉花和东北地区正在进行的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将继续跟踪总结,借鉴试点中取得的有益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提供参考。同时随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稻谷、小麦等品种,将在继续执行并完善收购价政策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后续改革方案。(记者谭亚敏)

 

  2016玉米政策传达出了这些信号

 

  春耕备播时节将临之时,发改委等部门举行媒体通气会,2016玉米政策出炉,要点是“改临时收储为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传达的相关信号映射出以下含义:

 

  一、价格市场化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植收益相结合。核心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护农民收益”。市场化寓意市场定价,市场定价寓意价格由供需决定。为了避免卖粮难,又加了个当出现卖粮难时组织相关企业入场收购。如此一来,市场价格决定粮食流向,产地、消费地粮食逆流现象得到遏制。加工企业迎来市场化非干扰下的粮价,企业竞争力或将增强。国储库存在政策指向、市场导向和低价推动消费影响下,或将减少,恢复一个常态化的库存将在一定时间后实现。

 

  二、价补分离实现各端利益协调。在临时收储机制下,市场预期和粮食运作主体的利益取向共同指向国库,造成了多年罕见的高库存和盲目的高库容建设。一方面财政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造成了价格扭曲,一些过去有竞争力的企业被迫出清,加工企业竞争力被严重削弱。国外粮食乘虚直入,国内玉米市场大有昨日大豆市场被挤出场的势头。

 

  另外,临时收储虽然保证了东北、内蒙玉米种植者的收益,但畸形化价格给下端加工业带来的后果显然出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因此,价补分离的推出,也就意味着,不管未来价格跌倒什么程度,都将落实对种粮者的补贴,补贴路径为:中央财政-省市(区)-粮农。至于将来价格上涨,补贴也就成为非必须。粮价市场化顺理而来,粮食种植得到一定保护,加工企业得到安抚,粮食倒流、资源错配或将解决。

 

  三、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面临总结完善。在东北、新疆已经实行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此次通气会上也被提及,指向是,继续跟踪总结并完善改革方案。这或许暗示,过去大豆目标价格改革中,国产豆种植面积未有提高、产量没有显著增加、豆农收益没有保证、国产豆继续被进口豆挤占的局面可能被进行研究或进行政策调控。对棉花种植来说,目标价格改革中出现的质量未改善、内外价差仍高、纺织企业不满的问题也将被跟踪、总结完善。总结完善的目的还在于补保种植,价顺下需,增强企业活力。

 

  四、政策调整面超出预期。除了玉米、大豆、棉花被提及外,本次通气会还将政策涉及面扩展到稻谷和小麦,并称将在完善收购价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后续改革方案。会否实行价补分离有待观察。

 

  总体看,本次政策调整力度大,取向明,市场影响大,对我国玉米种植结构、深加工产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这些品种的期货价格走势更将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政策调整叠加了先前的市场预期,使玉米价格下行变得毫无悬念。其次,本次新政策针对的是2016新作玉米,远期合约承压力度被加强。三是,下道产品淀粉受玉米价格下跌影响,理论上将跟随下跌,其跌幅既受制于玉米跌幅又受制于加工成本变化。四是,大豆、棉花或将受到政策变动预期的影响,在原趋势的基础上,加大波动幅度。

 

 
标签: 玉米政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