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黑土地上的“头脑风暴”

   2016-04-11 中国吉林网4800
核心提示: 日前在扶余市乡村采访时发现,春天的田间地头,纷纷刮起求新谋变的头脑风暴。站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交会点上,新思维新理念
    日前在扶余市乡村采访时发现,春天的田间地头,纷纷刮起求新谋变的“头脑风暴”。站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交会点上,新思维新理念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种植业。

    种植户谋新求变:网上备耕心里有底

    与往年买种、购药、备肥等忙着备春耕的场景相比,今年不少农民看起来并不那么着急。他们坐在家中通过互联网查询农产品的市场行情,计划着今年该种些什么;查询天气情况,计划着是种早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查询各地的化肥农药价格及质量等级,对比着购买春耕物资……

    弓棚子镇腰房村的花生种植大户王棵高兴地说:“通过网络,既可以了解到花生市场行情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又可以学到一些田间管理新技术。”

    如今,许多农民像王棵一样,利用网络“探市”。顺应这一趋势,各乡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向农民发布科技培训、市场供求信息,请农业专家网上指导农民种植养殖。与此同时,农业、科技、农机等多部门联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备春耕服务队”,进村入户送技术、送信息、送物资、送服务,确保农户了解农业生产手资料。截至目前,该市品尝“科技大餐”的农民达4.8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万余份,培训1200多个科技示范户和600名新型职业农民。

    合作社挑大梁:降低风险收入多了

    连日来,扶余市祥丰机械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一片忙碌景象。社员们忙着检修农机具、储备生产物资、学习种植技术。

    合作社里忙得火热,肖家乡白面铺村村口的化肥卸车现场也是一片繁忙。这个村的入社农户们抬的抬,扛的扛,只用个把小时,就把化肥从大卡车上搬运下来。祥丰合作社现有2000多户社员,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实实在在地获得了统一种田、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带来的实惠。据合作社负责人王敬文介绍,他们还在永平乡开发了1100公顷水稻示范田,秋后将收获科学改良盐碱地带来的水田效益。

    祥丰合作社只是一个代表。目前,扶余市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到185户,种粮大户107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0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2个,入社农户1.4万户,带动农户2.9万户,平均增产4%,每亩增收80元。农民“盲种”已是“过去时”,在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的过程中,水稻智能化育秧、无土栽培等高标准设施和关键技术将得到有效推广。

    特色村一产胜多产:绿色种植抢占先机

    蔡家沟镇腰号村是当地有名的绿色棚菜村,也是纳入全市高标准棚膜蔬菜生产示范区的8个村之一。今春该村2200多栋大棚扩大有机种植面积,努力做到“不让化肥播进去,不让农药掺进去,不让除草剂拌进去”,让绿色产品卖上好价钱。

    在棚菜温室里,种植户们忙活得汗水淋漓。“要想让蔬菜占得‘鲜’机,农民的思想得抢先,做法也得抢先。”腰号村党支部书记刘占军说,当许多农民还在埋头种玉米时,村里率先种植大棚黄瓜,待到各地纷纷兴起种大棚黄瓜时,村民们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红柿套栽油豆角。2015年,村民们种植了20公顷大棚香瓜,一个大棚收入达6万多元。

    腰号村的“抢先”不仅在种植品种上,他们还紧跟市场,注册认证“绿丘”蔬菜品牌,建设蔬菜保鲜库,探索冬季蔬菜种植新模式,保证蔬菜既能抢行上市,也能在淡季时卖个好价钱。“今后还要筹划与其他合作社、企业衔接,搞立体开发。”刘占军认为,通过“合纵连横”,不但能满足棚菜基地对技术、信贷、精深加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而且还能让农民更多地产业延伸与融合的红利。 
 
标签: 三农 黑土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